走出柏拉图的“洞穴”

肖总的故事------------柏拉图的洞穴,要求我们去掉习惯的束缚,不仅仅要改变自己,还要有强硬的手段去改变他人

--------------------------------------

   

在《理想国》的第七卷里,柏拉图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他的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大概看阴影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之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的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的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复回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信其言,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对"影像"竟不能如从前那样辨别。他的同伴们不仅不想出去,甚至想把那位带他出洞的人逮住杀掉。

   

柏拉图的讲述非常详细。你可以想象自己与一群陌生人深陷在一个洞穴里的情景:这些陌生人慢慢的在你身边打转,远远的那堵墙上反照这异象,使得人人因惊恐而呆若木鸡。令人惊异的是,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想离开这个阴暗的地牢。于是你开始走到他们中间,催促他们逃离这个自设的黝暗樊笼,可是他们仍然无动于衷。

摆在他们眼前的,只不过是光影作祟而在墙上所演示的诡异影像,并没有质的眷恋之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生活在这个自己执意相信存在的世界里,却显得相当满意。

于是你独自逃出这个地方。在几乎垂直的岩穴间挣扎前进,在溜滑的洞穴里一再滑倒,全身布满淤痕,血迹和伤口,最后,你总算离开洞穴,面临真实世界的阳光底下。

好消息是,你终于自由了;坏消息是,你的挑战刚刚开始:你必须再次爬回那个阴暗的洞穴里,强迫里面那些无精打采的洞穴俘虏离开他们熟悉的世界,随你一同进入外面的天地。

这则"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Cave)"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一般古老,因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己不断挑战自身弱点,摆脱陋习的历史。人类的进步是艰难的,因为历史给人的包袱太重,但人类的进步又是飞快的,因为开始的一小步,可能就是后来的一大步。 更可贵的是,人类的行为一旦做出突破,就会保留下来,向下传承,不可逆转。也正因为此,人才会比动物优越,以加速度的方式脱离了自然界,进入了文明。

   

"洞穴比喻"是人类永远的警世之言。它告诉我们:要人割舍早已习惯的舒适、安全环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优秀的领导人都深知,改革(亦即舍弃安逸)可能是最令人不悦的(正如同那些居住在洞穴里的人的心态),但是为了求生存,改革却经常是不可或缺的举措。

在这方面,柏拉图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真理对走出洞穴的人,一开始是刺眼的,但是适应以后,你就会发现那是太阳的光亮,是真实的,而洞穴里的幽冥之光,不过是假相。人们陶醉在假相里,往往会忘记原本的真实。因此,柏拉图鼓励人们出去体验洞穴外面的新生活,然后再回洞穴里,将他们的智慧分享给那些仍然留在洞穴中的人们。

柏拉图所描绘的是一群被环境俘虏的人,他们最凶狠的敌人正是他们自己。他们好像在自己生存的地方生了根一样,看到的假相宛如真相,久之好比没有灵性的机器人一样,对一切都不在乎了。这些人正是安逸情境的俘虏。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是改革需求的强力象征。诚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必须用于跨出安逸环境,追求个人生活与事业上的改变。那么所谓的"安逸环境"又是什么呢?

   

一个令你觉得稳定,安全,不受外界侵扰的真实的或想象的空间,就是安逸的环境。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没有压力,没有风险,让你感到舒适,有安全感,以至于不愿意离开。最可怕的是,你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环境,思想变得麻木。除非有大的外敌或危机生存的风险出现,你是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的。但是,当外在威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你袭来的时候,你估计还没有来得及改变,就已经不存在了。

   

家庭是一个安逸的环境。办公室里的桌子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里你感到熟悉舒服,四周都是你私人的东西,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在这里你感受相对的平静。

另一个安逸的情境也许会令你感到惊讶,那就是你的工作。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在糟糕的工作上呆一天,总强过失业。你熟悉的一切避免了"对未知的恐惧"。但是,这或许就是一个"洞穴"。正如那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讲的: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头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略约可以感觉外界温度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立即必要的动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还是哈贝马斯说的好:对人来讲,可怕的不是存在悲剧,而是没有悲剧意识。

   

--------------------------(转)

http://blog.163.com/erhaozhu@126/blog/static/5519158520079102230264/

   

后记:

   

扭头看到了朦胧的亮光,正去寻找的那洞外的太阳,我在路上。。。。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ngth/p/270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