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 -- 巴什博弈

参考文献: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D%9A%E5%BC%88%E8%AE%BA

《博弈策略》

前言: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 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 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 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 法…

  面对如许重重迷雾,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

  通过博弈论的学习, 希望也能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力,博弈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也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够掌握的,正所谓高山仰止,也希望能汲取一丝的知识也算是心满意足,更多的是对这门学问的好奇

  那么这次学习主要针对博弈算法来展开学习的,针对不同的博弈算法找出最优解

今天用一个赛题来开始我们的博弈之旅行:

巴什博弈

巴什博弈(定理献上):

              只有一堆n个物品,两个人轮流从这堆物品中取物,规定每次至少取一个,最多取m个.最后取光者得胜.

 

       n = (m+1)r+s , (r为任意自然数,s≤m), 即n%(m+1) != 0, 则先取者肯定获胜。

巴 什博弈还是很好理解滴,以你是先手的角度考虑。你想把对手给弄垮,那么每一局,你都必须构建一个局势,这个局势就是每次都留给对手m+1的倍数个物品(为 什么留给m+1倍就一定能赢,你稍微动动脑子就出来了)。所以不只是取物品中的博弈可以用到巴什定理,还可以是报数之类的,看谁先报到100.并且每次报 的数必须是1~10(包括1跟10),那么你每次都应该留给对手剩下的报数个数为11的倍数。

Problem Description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就要来临了,你是不是在紧张的复习?也许紧张得连短学期的ACM都没工夫练习了,反正我知道的Kiki和Cici都是如此。当然,作为在考场浸润了十几载的当代大学生,Kiki和Cici更懂得考前的放松,所谓“张弛有道”就是这个意思。这不,Kiki和Cici在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都要玩一会儿扑克牌以放松神经。
“升级”?“双扣”?“红五”?还是“斗地主”?
当然都不是!那多俗啊~
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Kiki和Cici打牌的时候可没忘记专业,她们打牌的规则是这样的:
1、  总共n张牌;
2、  双方轮流抓牌;
3、  每人每次抓牌的个数只能是2的幂次(即:1,2,4,8,16…)
4、  抓完牌,胜负结果也出来了:最后抓完牌的人为胜者;
假设Kiki和Cici都是足够聪明(其实不用假设,哪有不聪明的学生~),并且每次都是Kiki先抓牌,请问谁能赢呢?
当然,打牌无论谁赢都问题不大,重要的是马上到来的CET-4能有好的状态。

Good luck in CET-4 everybody!
Input
输入数据包含多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占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1<=n<=1000)
Output
如果Kiki能赢的话,请输出“Kiki”,否则请输出“Cici”,每个实例的输出占一行。
Sample Input

1
3
Sample Output

Kiki
Cici

 分析:

如 果你是先手,那么请考虑你的必胜点。由于规定只能去2的幂次,那么只要你留给对手的牌数为3的倍数时,那么你就必赢,因为留下3的倍数时,对手有两种情 况:1,要么取剩下1,给你胜利  2,要么对手取了一点点儿,轮到你时,你就又可以构造一个3的倍数了嘛。   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当你留给对手为3N的时候,你是必胜的。好吧,题目说你就是Kiki,那么当牌数为3的倍数时,Kiki就输了。因为一出来,上帝就留 给了Kiki一个3的倍数。没办法,但是如果一开始上帝留给Kiki的不是3的倍数,那么Kiki肯定能够用先手的优势构造出3的倍数,那么Kiki就必 胜。所以代码是异常的简单啊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void) { int n = 0; while(scanf("%d",&n)==1) { if(n%3==0) printf("Cici"); else printf"Kiki");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ysky007/p/1106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