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构建之法》

阅读《构建之法》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omputer-science-class2-2018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omputer-science-class2-2018/homework/11815
这个作业的目标 阅读《构建之法》提出五个问题
学号 20188417

问题一:

为什么会想到敏捷流程?它是如何形成的?
在阅读p108的敏捷开发的原则时,所想到的问题。原则有12项,但是开发的时间却是很长的。在阅读到p120时,告知了为什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所要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复杂,发布软件的速度需要的是快和稳,这时就需要有一套方法来固定一下模式。还有就是实践!将单个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到极致,一个好的想法理念就此诞生。


问题二:

软件工程是做什么?有什么用?
这是在上课前所想到的问题,在阅读《构建之法》p8给了我解答。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其包括的领域有: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过的一篇解答: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619118


问题三:

scrum是什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p110)
在不太明白什么是scrum的时候,在课本上p21,说明了scrum(并列争球法),Scrum是一个敏捷开发框架,它由一个开发过程、几种角色以及一套规范的实施方法组成。它可以被运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维护,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管理敏捷项目的框架。


问题四:

为什么在冲刺阶段不能与外部人员直接进行交流呢?为什么要等到冲刺结束后再讨论?(p110)
在我看来不断地交流改进才能使项目更加的完善,在看到后面,不太理解scrum master的职能,于是上了知乎。有张图片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需要scrum master来当中间人,去权衡两边的关系。一个项目的完成,不仅仅是完成,后续还接着一系列的问题要去解决。而项目的完成时间是有期限的,若是与外部人员不断的进行交流,改进项目的话,那么发布时间将会持续延长。因此保护开发团队,兼顾产品经理的需求,确保项目的按时交付就是scrum master所需要做的事情。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048186

而Scrum,就是为了保护“猪”这种角色,兼顾“鸡”的感受,从而确保整个项目正常交付。它是一套敏捷开发流程。


问题五

为什么微软不去解决Bug就发布Windows或者Office?不需要去考虑用户的满意度吗?
我在书上没有看见相关的解答,还是求助老朋友知乎,有段话:
不修 bug 是为了向后兼容性。
这件事体现了微软的价值观:“向后兼容性”比“功能正确性”重要。
因为不是每个bug都是真bug,有的就是这么设计的,有的是新功能需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28288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xixixixi/p/1452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