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的oracle数据库管理 part2( 数据库 准备,安装,创建 )

主要内容

1. 准备

2. 安装 与 删除 软件

3. 创建数据库

4. 配置 SQL*PLUS 环境

准备

1. 软件包, rpm –qa , rpm –ivh *.rpm

2. 检查磁盘空间

3. 配置内核参数(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信号量semaphores 网络network 打开文件open files)

  - 共享内存 主要用于SGA, 其中 kernel.shmmax 每段内存的最大大小, kernel.shmmni 分配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 kernel.shmall 任意时刻系统中所有共享内存段的综合, 可以使用 ipcs –lm 命令查看内存分配共享段情况

  - 信号量 是一种控制资源访问的方法, oracle 实例主要使用信号量来控制共享内存的访问,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 打开文件, 指定每个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数量

  - 网络,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在数据库专用服务器进程启动时, 会被分配一个IP端口, 用来与用户进程通信, 另外还有4个内核参数用于设置 socket 数据发送缓冲区及接收缓冲区的默认大小和最大大小, 例如 net.core.rmem_default = 110592

  - 查看当前内核参数, sysctl –a | head, sysctl kernel.shmmax

  - ipcs –a 确认资源使用情况

4. 创建 oracle 软件用户和组

  - oinstall 组中成员用于管理 oracle 数据库软件, dba 组中成员用于管理, 操作数据库. 具体参考另一个文件

5. 用户配置文件

  - 用户登录时, 会按顺序读取 4 个文件, 全局 /etc/profile /etc/bashrc 用户 .bash_profile .bashrc , 需要在 .bash_profile设置环境变量.

  - ORACLE_BASE : oracle 软件根目录, 一般为 /u01/app/oracle

  - ORACLE_HOME : oracle 软件 $ORACLE_BASE/product/10.2.0/db_1

  - ORACLE_SID : ora10g

  - PATH : $PATH = $PATH: $ORACLE_HOME/bin

  - LD_LIBRARY_PATH :使用 oracle 的某些工具或第3方软件需要这个环境变量,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

  - LANG : 用户的 locale 变量, 用于设置用户登录时操作系统语言环境. 例如 LANG=zh_CN.GB18030

  - EDITOR : EDITOR=/usr/bin/vim

  - NLS_LANG: 设置 SQL * PLUS 语言环境, NLS_LANG=‘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

  - SQLPATH : 用于指定当oracle用户启动 sql*plus时, 自动执行的 login.sql脚本文件所在路径, 可以在其中放置 sql*plus环境, 例如 set linesize 300, 这样每次启动 sql*plus时会自动设置环境.

  - CLASSPATH: 如果用到 jdbc 等 一般设置为 $ORACLE_HOME/jlib

  - TNS_ADMIN :用于设置 oracle 网络配置文件 (如 tnsnames.ora)所在目录, 默认为 $ORACLE_HOME/network/admin

  - ORA_NLS10: 用于指定 NLS 字符集路径, 一般为 $ORACLE_HOME/nls/data

安装 与 删除

  - windows 系统 删除麻烦, 要删除注册表等

  - linux 系统, 首先调用 runInstaller 删除, 在运行的图形界面中, 选择删除选项,  然后再依次删除余下的遗留文件:

 /etc 目录下的 oraInst.log , oratab,

 /tmp 目录下的属主为 oracle 和 名称包括 Ora 的所有文件,

 /usr/local/bin 目录下的属主为 oracle 的所有文件,

 删除 $ORACLE_BASE 环境变量所属目录的所有文件.

 如果不需要再次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 那么删除 oracle用户及 dba, oinstall 用户组 

 就OK了

创建数据库

  - 使用DBCA 创建数据库, 参考其他资料

  - 手工创建数据库

    1. 创建相关目录,

  首先进入 $ORACLE_BASE/admin/ 这个目录下(这个目录是你安装好oracle软件后, 自动就创建了的) , 首先创建实例名的文件夹, 例如 mkdir moon, 然后进入 moon 文件夹, mkdir adump bdump cdump dpdump udump

    2. 创建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的位置跟 oracle软件没什么关系, 不过规范来讲, 应该放在 $ORACLE_BASE/oradata/ORACLE_SID/ 的目录下:

    2. 创建参数文件 复制一份原来的参数文件, 修改

    3. 创建口令文件 p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tian password = oracle

    4. 创建数据库脚本 例如: create database tian datafile ‘/oranew/tian/system01.dbf’ size 300m 等

    5. 执行数据库脚本 sqlplus / as sysdba , startup nomount , start /oranew/tian/createdb.sql

    6. 执行 catalog.sql 及 catproc.sql 脚本 start $ORACLE_HOME/rdbms/admin/catalog.sql start $ORACLE_HOME/rdbms/admin/catproc.sql

    7. 以 system 连接数据库, 执行 pupbld.sql 脚本, 目的是使得所有用户可以使用 SQL*Plus, 位置:$ORACLE_HOME/sqlplus/admin

    8. 创建 user 表空间, 并设置为数据库默认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users datafile ‘/oranew/tian/user01.dbf’ size 10m /

    9. 以 scott用户测试, sqlplus scott/tiger

配置 SQL*PLUS 环境

  - 只要再 $ORACLE_HOME/sqlplus/admin/glogin.sql 文件中加入 DEFINE _EDITOR=vi, 也可以在 .bash_profile中加入 export EDITOR=vi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veofgod/p/341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