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后换工作之后的一些思考

    2010年毕业,通过校园招聘到一家大型通信公司工作,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对工作地点、部门发展前景、职业规划什么的都没有认真的考虑,听说学校比较多的同学都进了这个公司,待遇还不错,就随大流参加招聘并被录用。经过新员工培训,心里相当兴奋,觉得公司在国内外都有名气,拥有相当多的技术牛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干一番事业,晚上做梦的时候还梦到自己领导着一批人干大项目赚大钱。
 
    接着参加到具体的项目中,由师傅带着逐步适应工作。作为新人,担心落后会很丢脸,就特别努力。一是对项目本身有一种好奇,想尽快弄懂之后一窥堂奥;二是在新城市也没什么朋友,下了班也没什么活动,所以就疯狂加班,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进步而高兴。这一段时间每天工作量都很大,工作用到的知识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差不多用半年的时间对工作熟悉起来,也积累了起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内心一直干劲十足,也没觉得累。
 
    平稳度过新员工的适应阶段之后,逐步开始和老员工交流,各种关于行业和公司的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我的耳朵,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原来的一些想法开始逐渐变化,得到了一些自己的感悟。(1)工作本身不需要很牛的技术,只要熟悉流程,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工作,这让我一直以来的行业自豪感没有了现实依据,所以单从完成工作的角度上不能明显提升技术水平(2)作为一个公司的螺丝钉,大部分工作都在处理细枝末节的工作,无法接触到真正的核心,公司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你远没有自己所认为的那么重要(3)很多的同事成了办公室油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升职无望,只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工具,反而热衷于炒股(4)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生活重要?现在自己年纪不大,还可以拼一拼,以后肯定要面临安家生活的问题,到时候如果职业生涯上没有明显的起色,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责任?自己不会在商场上讨价还价,不会做菜,不会应酬,长此以往,能否在社会立足?(5)通信行业正在夕阳化,亲眼见到一些才华横溢的老员工被死死按在普通的岗位上,慢慢消磨斗志,成了温水煮熟的青蛙。自己如果不改变也定会如此,到时候我如何自处?
 
    想得越多,心就越乱。和自己的昔日同窗进行比较之后,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一个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如此的重要,如果碰巧选对了,这一行可能就是你的终身职业,对公司也会树立起坚固的信心,以后的道路就有了方向,只需要努力向前奔跑。如果工作之后选择跳槽,很多时候要从头开始积累,要适应新的环境和业务,会浪费不少的财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尤其是三年研究生读下来之后,时间就显得相当珍贵,年龄不允许你频繁跳槽。在处于这种境地之后,我就很后悔自己当初的择业观,当时的自己竟然对职业选择如此草率,为什么不多渠道咨询一下师兄呢?为什么不主动到各个公司的论坛里面去了解情况呢?我甚至一度迁怒于自己的导师,认为他没有把自己学生的前途放到心上。其实关导师什么事呢,自己都浑浑噩噩,怎能其当导师俯下身子来帮助你呢?后悔是没有用的,很多事情要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假设当时只有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给了我中肯的建议,我还不一定相信呢。换位思考,我以后要对自己的师妹师弟多给出自己的真诚的建议,有时候自己的几句话可能帮助别人改变一生。
 
   有了这些乱起八糟的想法之后,我开始自己做一些努力,尝试改变。抓住机会调动到了另外一个部门,换一个工作地点重新开始。这样又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情况并没有好转,待遇提不上去,产品越做越糟糕,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公司文化作怪吧。同事陆续开始离职,有的跳到本市的其他公司,有的转行去做生意。看着那些空着的座位,我也开始躁动不安,人一旦动了跳槽的想法,就会愈加发现原来岗位的毛病,就像你一旦萌生了和女朋友分手的心思,就会持续发现她的诸多缺点。那么辞职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是要去北上广赚钱,还是要考公务员走仕途,还是要回老家生活?是继续留在原来的行业,还是转行到别的行业?是继续做研发,还是从事售后或者市场?现在我进入奔三之年,跳槽所面对的问题很多,在这个年纪,从来就不存在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认真想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大概形成了基本意向:尽量转行,现在互联网持续升温,听起来很有钱途的样子;尽量回家乡,这样稳定性会增加,生活上会逐渐安定下来,就不会老想着继续跳;先找朋友了解一下售前和售后的工作状态,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性格,以此决定是从事研发还是售前。想到这几条之后,我深表感慨,相比三年前的自己,那种闯世界的激情逐渐消退,开始发现自己不是什么牛人,也很脆弱,也要考虑实际问题。这说明三年工作让我更加成熟,也说明了我的理想正在逐渐丧失,我正在降低自己对未来的期许,这一点比较危险。
    
    按照一般的做法,要现在原公司继续上班,同时暗地里参加别家的笔试和面试,待收到offer之后,再潇洒地向原老板递交辞呈。此时我的浪漫情绪又一次控制了我——我选择了裸辞。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规划,其实心里面想的是趁现在没有家庭压力的时候好好玩一玩、看看书。裸辞并不可怕,但要保持强大的内心,学会自我调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money后盾维持吃穿住用。所以一开始我并不担心,只是随心所欲地睡觉看书,顺便考了驾照,并不急着投简历,我对我的能力保持着信息,虽然没有认真考虑这些自信从哪里来。在这段日子里面,时间哗哗地溜过去,我成了一个社会闲散人员,因为我对未来的设想总是固定不起来,两个小人在脑袋里打架,一个小人是理想主义者,崇拜老罗和扎克伯格,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以我的若干同事和师兄为榜样。幸亏我总能把这两个小人的战争限定在固定的区域,不然会不会疯掉啊。
 
    毕竟我对以后的出路有了基本的设定,按照这个思路,我能够选择的单位并不多。当真正开始找公司投简历并参加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我在工作的时候也会想到,但仅是想想而已,这次找工作经历却给了我血淋淋的教训:(1)在现在这个年龄段,可塑性和发展潜力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公司希望你直接能拿起枪冲锋,所以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难鼓起勇气去面试(2)我工作三年只是应付工作而已,没有对某种技术深入钻研,平时可能会逼着自己看看《Linux高级编程》之类的书,但是仅仅看一遍是没什么用的,没有实际做一些深入的编码,不会有很深的理解,这样面试的时候就只能说一些大面上的东西,没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干货(3)对于自己参与的项目之间一斑而不见全豹,没有宏观的构架上的全面了解,对别的同事负责的子系统也没有去主动深入了解。当时工作的时候比较消极,把自己负责的模块跑通就算完,这样的话怎能成长?在面试的时候也只能红着脸说不会(4)售前需要具备的素质自己完全没有锻炼出来,人家关注的都是业界产品方面的特性和新闻,根本不关心实现细节,我在工作中却没有了解业界发展,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只是安心做了一个螺丝钉,稀里糊涂把命运交给了别人(5)虚荣心一直在作怪,在大脑里面憧憬着google、facebook,自己却只能投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心里会有落差。其实只要关注两点,一是公司给出的待遇在本市处于什么水平,二是在公司长久发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名头响不响并不重要,那些在大城市里的高级白领也会有自己的烦恼,但是他们只会把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贴在朋友圈里面,所以你不知道别人的难处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的情况不算差也不算好,毕竟三年工作经验还有一些可以吹嘘的东西,比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毛头要好很多。是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找工作并不难。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吸取上一个工作岗位的教训,不但要埋头苦干,而且要抬头看路。(1)关注工作本身(2)了解业界发展趋势(3)提高生活能力(4)找一个职业榜样并为之努力(5)放低身段,让理想贴近现实(6)保持学习激情(7)多渠道创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ngziday/p/362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