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日志性能优化

1. 选择合理的日志级别、合理控制日志内容

2. 控制日志的输出内容和格式

logger.debug("Entry number: " + i + " is " +  String.valueOf(entry[i]));
logger.debug("Entry number: {} is {}", i, entry[i]);

上面两条语句在日志输出上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开销不一样,主要的影响在于字符串转换和字符串拼接上,无论是否生效,前者都会将变量转换为字符串并进行拼接,而后者则只会在需要时执行这些操作。Log4J官方的测试结论是两者在性能上能相差两个数量级。试想一下,如果某个对象的toString()方法里用了ToStringBuilder来反射输出几十个属性时,这时能省下多少资源。


因此,某些仍在使用Log4J 1.x或Apache Commons Logging(它们不支持{}模板的写法)的公司都会有相应的编码规范,要求在一定级别的日志(比如DEBUG和INFO)输出前增加判断:

if (logger.isDebugEnabled()) {
    logger.debug("Entry number: " + i + " is " + String.valueOf(entry[i]));
}

除了日志级别和日志消息,通常在日志中还会包含一些其他信息,比如日期、线程名、类信息、MDC变量等等,根据Takipi的测试,如果在日志中加入class,性能会急剧下降,比起LogBack的默认配置,吞吐量的降幅在6成左右。如果一定要打印类信息,可以考虑用类名来命名Logger。

在分布式系统中,一个请求可能会经过多个不同的子系统,这时最好生成一个UUID附在请求中,每个子系统在打印日志时都将该UUID放在MDC里,便于后续查询相关的日志。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things-of-java-log-performanc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lton/p/529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