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基础(Ajax,load(),getJSON(),getScript(),post(),ajax(),同步/异步请求数据)

1.使用load()方法异步请求数据

 
使用load()方法通过Ajax请求加载服务器中的数据,并把返回的数据放置到指定的元素中,它的调用格式为:
 
load(url,[data],[callback])
 
参数url为加载服务器地址,可选项data参数为请求时发送的数据,callback参数为数据请求成功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2.使用getJSON()方法异步加载JSON格式数据

 
使用getJSON()方法可以通过Ajax异步请求的方式,获取服务器中的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解析,显示在页面中,它的调用格式为:
 
jQuery.getJSON(url,[data],[callback])或$.getJSON(url,[data],[callback])
 
其中,url参数为请求加载json格式文件的服务器地址,可选项data参数为请求时发送的数据,callback参数为数据请求成功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个人写的
 

2.使用getScript()方法异步加载并执行js文件

 
使用getScript()方法异步请求并执行服务器中的JavaScript格式的文件,它的调用格式如下所示:
 
jQuery.getScript(url,[callback])或$.getScript(url,[callback])
 
参数url为服务器请求地址,可选项callback参数为请求成功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3.使用get()方法以GET方式从服务器获取数据

 
使用get()方法时,采用GET方式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并通过方法中回调函数的参数返回请求的数据,它的调用格式如下:
 
$.get(url,[callback])
 
参数url为服务器请求地址,可选项callback参数为请求成功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4.使用post()方法以POST方式从服务器发送数据

 
与get()方法相比,post()方法多用于以POST方式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数据之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页面,调用格式如下:
 
$.post(url,[data],[callback])
 
参数url为服务器请求地址,可选项data为向服务器请求时发送的数据,可选项callback参数为请求成功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5.使用serialize()方法序列化表单元素值

 

 
使用serialize()方法可以将表单中有name属性的元素值进行序列化,生成标准URL编码文本字符串,直接可用于ajax请求,它的调用格式如下:
 
$(selector).serialize()
 
其中selector参数是一个或多个表单中的元素或表单元素本身。
 
 
 

6.使用ajax()方法加载服务器数据

 
使用ajax()方法是最底层、功能最强大的请求服务器数据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还能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传递数值,它的调用格式如下:
 
jQuery.ajax([settings])或$.ajax([settings])
 
其中参数settings为发送ajax请求时的配置对象,在该对象中,url表示服务器请求的路径,data为请求时传递的数据,dataType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类型,success为请求成功的执行的回调函数,type为发送数据请求的方式,默认为get。
 
 

7.使用ajaxSetup()方法设置全局Ajax默认选项

 
使用ajaxSetup()方法可以设置Ajax请求的一些全局性选项值,设置完成后,后面的Ajax请求将不需要再添加这些选项值,它的调用格式为:
 
jQuery.ajaxSetup([options])或$.ajaxSetup([options])
 
可选项options参数为一个对象,通过该对象设置Ajax请求时的全局选项值。
 
 

8.使用ajaxStart()和ajaxStop()方法

 
ajaxStart()和ajaxStop()方法是绑定Ajax事件。ajaxStart()方法用于在Ajax请求发出前触发函数,ajaxStop()方法用于在Ajax请求完成后触发函数。它们的调用格式为:
 
$(selector).ajaxStart(function())和$(selector).ajaxStop(function())
 
其中,两个方法中括号都是绑定的函数,当发送Ajax请求前执行ajaxStart()方法绑定的函数,请求成功后,执行ajaxStop ()方法绑定的函数。
 
既使一个人,我依然在这里等着你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bear/p/685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