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2(个人总结)

个人课程总结:

    回顾每周的学习计划,自己只是按部就班的就完成一部分学习内容,远远比别的同学学习的知识要少很多,比如有的同学自学了一些技术,但是我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尽量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一些建议。HTML和CSS都是老师在寒假时就已经建议过我们学习的前端技术,本学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两个前端技术,另外也在编写web系统的的时候对JavaBean、servlet等后端技术有了一定的应用,虽然没有像前端技术那样去系统性的学习,但是也有了基础的认知,学会了基本使用。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多端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也可以顺利完成代码的编写。
   另外对于《构建之法》这本书,在开课之初也是抱着满心的疑惑和不解读完这本书的。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不同于历史发展的进程,让我对软件开发的阶段理解难以得到正确的认知。另外,软件的不可见性是指软件工程师不能见到软件如何以机器码的形式高速运行,机器码层面已然踏足硬件行列,这使得我难以正确认知软件的不可见性,易于混淆于硬件层面。再有,再VSTS写单元测试时科目要求创建一个C#的类库,但是我未曾对C#有曾学习和运用,这使得我对这一章节的内容难以理解并不足以读懂科目代码内容。最后,风格相异的结对编程对相互复审必然带来影响,那么参照同一编码规范的风格是否就是一致的风格这是让我难以理解的一大难题。
   于我而言,软件开发阶段性需要对本软件有一定的认知,知道是干什么的,知道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理解这个软件的阶段性,就比如说我们团队项目的阶段性验收,是一样的,之所以有阶段性,就是因为心里明确它的最终版本还没达到。软件的不可见性,亦是让我们从一个软件工程设计师的角度去思考这个软件。另外,C#语言的学习,我仍然没有进行,这是这个问题的遗留。风格不同的结对编程,必然每个人都有各异的编程风格,但是团队讲究的就是协作,要在不同中求同,这样才能如期完成我们的结对任务。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就是,参考前人的经验是否会对正确的目标造成影响?
   看过那些软件工程的文献,我觉得,一个好的软件是团队一起努力的成果,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群人一起发力,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团队中的每个人积极完成任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看到两次团队冲刺的两次绩效评价表,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开始不会操作android studio的菜鸟,可以在短时间的练习过后完成自己的软件,另外在团队项目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是令我很欣慰的。
   对于软件工程这门课,我最初的印象还是老师让开发一个家庭记账本app,当时对于我来说,没有接触过做软件,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但是不得不做,这是任务。在百度上搜到的教程,教我一步步使用android atudio,一步步操作界面的布局实现,是从零开始的,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都一一解决了,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我对软件工程最初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做软件期间,另外,在我看来,软件工程,这门课,教会我的不只是去怎么样做一个软件,更有怎么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软工人,怎么样去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怎么有效的去和团队成员沟通,怎么在结对作业时对每个人的能力有个相对清楚的认知并分配相应的任务,这些都是老师在课上以及我们在团队协作中学到的东西,不管对于现在还是将来都很有用的。再加上,软件工程这门课,老师讲课的风格很风趣幽默,不枯燥乏味,这也是认真听课的一个重点之处。在大三的学习中,我希望的是,自己可以在学习用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完善自己,多学习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作出更好的软件或者说系统,另外也要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与此同时,备考研究生考试。最后,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新颖独特,让人容易接受,和数据库,PHP,以及web技术开发这几门课程有很好的一个衔接。
   三个问题:在IT行业,女生该如何定位?
          在团队中,如何让每个人各尽其职?
          如何在软件、系统上有所突破?

   申请加分奖励: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按时按量发表博客;不缺漏不敷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rr/p/1490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