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大神)三线创业未死之路

本人典型的85后,在1987年出生在济宁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上面有三个姐姐(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一点很重要),我爸算是老来得子。本本分分上完高中,成绩不好不坏,徘徊在10名之20名之间,2005年在济南上了一个连专科都不是的高职。

其实我感觉我的创业人生真正的起点是在进入大学那一刻开始,前面说道了草根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是一般的家庭,那时候上大学家里给的足额的学费和仅仅能吃饭的生活费,其他的只有你自己想办法了,所以说很多的时候对财富的欲望是创业的第一动机,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谈个女朋友,亦或者是想要一个数码产品,是在大学里面做兼职的动机,这里还谈不上创业,只能是兼职,但是我的创业就是在这样的兼职情况下一步一步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那时候网络游戏地推非常的火,这里要说下史玉柱,当时的征途游戏可以说是照搬了脑白金地推团队的模式,在全国的范围内大规模的创建地推团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下子进入了网络游戏的地推行业,并且是在2007年参与了网易在济南的地推团队的创建,在网易一干就是整整的五年。套用非常俗套的一句话来说,网易的这五年,收获大于收入。从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到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区域经理,到后来的为人夫,为人父,都是在这几年里蜕变的。

2012年7月份离职,开始了第一次折腾。为什么是折腾,不是创业,因为现在看来,当时没有团队,没有规划,自己拿着想法赚钱,只能算是做生意,当时是做蟋蟀相关的产品,就是因为在电视上看到我们县附近的一个小镇因为蟋蟀每年的秋季有一个多亿的收入,家家户户都在做蟋蟀的生意。当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不光光消耗掉了我仅有的15万元钱,还狠狠地给了我的梦想一个巴掌,现在在我公司的仓库里面还有那时候留下的瓶瓶罐罐,唯一给我留下来的是的这次失败经历和那半年的思考。

到了2013年因为孩子的奶粉和每月的房贷只能在济宁暂时找了一份工作,在本地的一家互联网销售公司做销售。到了2013年下半年我已经有接近7年的工作经验和一次的失败经历。

关于团队组建

由于之前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所以我如果再创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团队,但是在我们耳边听到最多的可能是“合伙的生意不好做”,但是我们创业需要的是大家高度的认同,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做的还算可以,在2013年8月份找到微信这个风口的时候开始了我们的创业路程,也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们4个创始人走到了一块,我和W是高中同学,当时他在一家酒店工作三年以后烦了,正是在找工作的迷茫时期,被我拉了过来,当时是这样给他说的 反正在哪都是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们这一年来给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再不济就是给自己打工了。

Z是我公司的同事,我是她的经理,在蟋蟀折腾失败以后我进入一家互联网工作做销售经理,她是我团队里面的第一个成员。另外一个W是我们离职时候刚进公司的一个员工,一个刚刚毕业的程序员,怀揣这梦想互联网的梦想去应聘了当时公司的销售。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经过我的周旋和劝说,四个人就这样走在了一块。我们现在公司的域名也是我们四个人姓氏的缩写,lwzw.net,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我有过半年失败的折腾以外其他三个人都没有创业的经验,Z和W有五年左右的的工作经验,另外一个W没有工作经验,程序员应届毕业生。其他三个人的互联网工作经历为零,一年以后我又拉进来我们的第五个合伙人G,他也是我是高中同学,网易地推的同事,有着惊人的执行力。这样就稳定住了我们的公司的框架,一直至今。

在员工培养和招聘方面,由于有过几年的团队管理经验,已经培养了几位核心的销售和技术。关于团队的组建与合伙人的问题,这里有一定要有性格的互补,技术上的互补,能力的互补。在公司事物上各司其职。而且在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这个技术就算是不NB,能处理一般技术上面的事情就好,但是一定要有学习能力,我们的团队很庆幸有这样的一个人W。

关于产品选择,生存在前,理想在后

之所以有第二次创业是因为在济宁的这家销售公司做销售经理的时候,每天都有接触本地的一些客户,随着对客户的深入了解,现在的客户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和传统的产品展现形式了。那时候微信公众平台刚刚起步,客户已经有开始关注微信的了。加上2013年开始,各种的微信营销课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造势,已经开始慢慢的侵蚀着商家的脑袋,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开始了第一个产品,微信营销。

说是微信营销不如说是微官网的搭建,因为营销的事情也是要在有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当我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第一时间给我当时的老板说,因为他见到的事情比较多,看到的机会也比较多的情况下说这个东西这么贵,怎么有人买,而且在同一个办公楼的同行做这个已经快要关门大吉了,所以他没有上这款产品。我就给他说了我想做的想法,这里要多多感谢我的那个老板,他说你自己可以出去先试试,不行了再回来上班。这个可以说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但是我自己是知道的就算是真的不行了,我也不会再回来的。因为已经做了几个月的销售,加上我们团队三个人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出门谈的胆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我记得在正式做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就卖出去了一套微官网和传统网站一共8000块。就是这样,三个人出门满大街的找客户,看见路边的电话就打过去,另外一个人在家研究微信的东西。当时的创业单纯就是为了出来自己干,根本没有规划和理想,想要做成什么样子。

但是随着客户的增加,有的客户需要开发票,开发票只能注册公司以后才能以公司的名义开,这样就要想这开始注册公司的事情,在9月份开始准备。在这个之前我们没有公司,没有办公地址,在济宁一个小区的房子里面作为集合地点,早上简单的说一下以后开始去谈客户。

但是注册公司就要开始找地址,找资金,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野路子,Z提出来如果我们想要做大,想要正规,就必须注册公司。因为大家都没有钱,所以他提出来首先拿出来钱注册公司,租房子,买办公用品,到了2013年的10月份,我们真正的办公地点才确定下来,在济宁的一个高档点的小区,三室一厅,四个人一人一个办公桌,每人都带上自己的电脑上班了。

因为有几个月的互联网的销售经验和当时微信营销比较热,我们几个月慢慢开始有了自给自足的收入,团队也经过半年的时间,由创业的四个人,到年底的9个人。2014年进行了一次团队的扩张,从原来的9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候扩张到了20个人,这20个人里面基础都是基础的销售人员,每天的电话呼出和客户拜访能够保证每月的一个固定收入和人员个开支。

这个时候我们只有两个技术,一个美工一个程序,自己的官方网站也是套的模版站。整个2014年我们可以说是一个传统的销售公司,根本没有一点互联网基因,只不过销售的东西是无形的,销售的东西是个互联网产品,也是时下热门的产品。整整一年,公司没有沉淀。而且在这个期间,团队极其不稳定,销售人员来来走走,Z因为怀孕,上班时间不稳定,由于创业之前她在本地做了5年的传媒业务,我们最早的一批客户都是她的老客户,这样她一回家,公司就面临缺少一个大业务的局面。

到了2014年的10月份左右,原来微信高利润已经不存在,同质化的公司和产品也在2014年像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价格战使这个市场慢慢的萎缩。现有公司的技术团队又不能满足客户的高度定制化,三级市场的微信红利已经慢慢减小。原来每月的收入还能满足团队的开支,现在开始捉襟见肘。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什么投资,创业初期就是白手起家,每月的收入正好够这个月的开支。但是因为微信红利的减少,慢慢这个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团队的需求,但是好好培养起来的团队又不能这样解散,只能咬牙坚持。信用卡套现,找朋友借款,通过朋友向银行贷款,这期间除了正常的员工离职以外我们的核心团队一个都没有动摇。

做微信期间我们也做了很多的事情,接了很多的其他活,发现有几个客户有在需要网贷系统,这个就是我们找到的第二个主营产品,这样就停止所有微信客户的寻找,全部投入到P2P的学习当中,这个时候我们的技术部也只有4个人,整天没日没夜的加班搞开发和研究。就这样一做就是一年多,公司也从小区搬到了济宁的创意大厦,一个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管是公司的收入还是盈利已经翻了一番,因为微信营销和网贷系统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2015年我们完成销售额220W。

但是问题也是在这两年内暴露出来,两年来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互联网的销售,一直没有公司自己的沉淀,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热度问题,如果这个风口过了就会马上死去,特别是在微信期间,我们同行来了后来非常的多,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洗礼,很多之前的同行已经关闭公司,又从新回到了打工大军中去了。做了一年多的网贷系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市场发酵和政策法规的规范,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慢慢退出了这个舞台。在2015年的十月份,我们开始第三次的转型,双牛网项目。

纵观这两年时间,我们可以说都是一直以销售为主,没有自己的核心项目,就发展而言,也可以说没有发展,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两年来确是要实实在在经历的,没有这两年的经历就没有我们现在做的项目,没有这两年来的经历,我们就没有收入,就没有我们的团队。

在三线城市创业的同伴们当你们在想互联网创业的时候,是不是想先做一下互联网销售呢,因为销售可以说是门槛最低,见效最快的,在三线城市的小老板缺互联网的东西也和缺血似的,恨不得一下子全拿过来用。前期不用想着有什么梦想,建什么平台,在三线城市创业最重要的是生存下来。

最后还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公司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为什么走的这么慢?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团队和产品,我们团队可以说是粘度非常高的团队,因为团队成员有几年的关系存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在原则上保持一致,在缺钱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情况提供帮助。

再一个就是我们产品没有在开始的时候选择运营平台类的产品,而是先从销售做起,保证了团队的资金来源。为什么经过两年公司并没有太大的起色呢?原因是整个团队属于摸索创业阶段,前期没有很好的规划,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去规划,团队互联网基因少。

同样是两年创业的公司,已经有筹备新三板上市的了,但是没有可能在这个方面来说是刚刚的起步。如果说我们两年没有在项目和公司上面沉淀的话,这两年的经验也算是我们的唯一留下来的。最近也经常接到投资人打来电话了解项目,问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写完上面这么多,我感觉以后不用说这么多没有用的了,直接就是我们两年来白手起家没有死,而且还做成这样,公司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这个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两年公司整体会在知识产权方面、财务方面、法律合同方面、融资方面、项目推广方面发力,也算是创业两年经验的总结。

借来镇博(勿怪~)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cwhirr/p/750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