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封装功能和逻辑思想

在ios开发中,难免会用到helper的思想。这篇就简单讲解下关于helper的简单实用方法。

假设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界面:

会议分为四种情况:

  • 未召开
  • 正在召开
  • 已结束
  • 已取消

再看看逻辑关系:

编程联想:
当我们要开发某一种功能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一上来就写代码,由于有一定的经验,可能很快就实现了功能,但遇到业务复杂的功能,这么做就很容易写出杂乱的代码。我的习惯是,不妨先画出逻辑图,如果能够事先确定一些大概的方法,就更好了,我们的目的就是使用精简的代码完成功能。

我们这个界面主要依赖Meeting模型,模型中我们用到几个关键的属性:

  • status 会议的状态
  • join 是否加入会议 0:未加入 1:不出席 2:已出席
  • meetingtype 是否是视频会议

我们为了把逻辑封装到一个文件中,我们创建了QKYMeetingDetailHelper这个类。

我们需要通过一个方法,参数为Meeting模型,然后转换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 (MeetingDetailStatus)parseMeetingStatusWithMeeting:(QKYMeetingContent *)meeting

按照这个功能的设计,最终会有5种不同的界面呈现出来,也就是说会有5种结果。按照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枚举MeetingDetailStatus

/*!
 @discussion 按照业务的要求,会议详情目前会有5种不同的显示结果
     *  1. 什么都不显示:会议已取消 || 已结束 || 正在召开或未召开的前提下是主持人且会议不是视频会议
     *  2. 显示加入会议:未召开或正在召开 且不是主持人 join == 2
     *  3. 显示发起会议:未召开或正在召开 且是是视频会议
     *  4. 显示确认出席和不能出席:未召开或正在召开,且不是主持人 join == 0
     *  5. 显示不出席:未召开或正在召开,且不是主持人 join == 1
 */
typedef NS_ENUM(NSUInteger, MeetingDetailStatus) {
    MeetingDetailStatusNone,
    MeetingDetailStatusJoin,
    MeetingDetailStatusHold,       //发起
    MeetingDetailStatusIsJoin,     //是否参加
    MeetingDetailStatusRefuse,     //不出席
};

ps:在编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个事物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应考虑使用枚举了,在swift中枚举更加强大。

@interface QKYMeetingDetailHelper : NSObject

/**
 *  根据会议模型解析出我们需要现在的转态
 *
 *  @param meeting 会议模型
 *
 *  @return 会议详情的状态
 */
+ (MeetingDetailStatus)parseMeetingStatusWithMeeting:(QKYMeetingContent * _Nonnull)meeting;

@end

在来看看实现方法:

+ (MeetingDetailStatus)parseMeetingStatusWithMeeting:(QKYMeetingContent *)meeting {
    
    NSParameterAssert(meeting);
    
    //根据Meeting模型中的status判断会议状态
    // 0:未召开, 1:正在召开, 2:已结束, 3:已取消
    
    // 已结束或者已取消
    if (meeting.status.integerValue == 2 || meeting.status.integerValue == 3) {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None;
    }else {
        
        // 是否是主持人
        BOOL isHost = meeting.host.sysid.integerValue == appDelegate.account.ids.integerValue;
        // 是否是是视频会议
        BOOL isVideo = meeting.meetingRoom.meetingtype.integerValue > 0;
        
        // 是主持人但不是视频会议
        if (isHost && !isVideo)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None;
        
        // 是主持人且是视频会议
        if (isHost && isVideo)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Hold;
        
        // 不是主持人且未选择是否出席
        if (!isHost && meeting.join.integerValue == 0)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IsJoin;
        
        // 不是主持人且已选择不出席
        if (!isHost && meeting.join.integerValue == 1)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Refuse;
        
        // 不是主持人且已选择出席
        if (!isHost && meeting.join.integerValue == 2)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Join;
    }
    
    
    return MeetingDetailStatusNone;
}

其实,这个逻辑算是比较简单的了,遇到复杂点的,或者方法重复调用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写:

 static BOOL getIsHost(QKYMeetingContent *meeting) {
	    
 return meeting.host.sysid.integerValue == appDelegate.account.ids.integerValue;
	}

我们不建议写成这样:

- (BOOL)getIsHost:(QKYMeetingContent *)meeting {
    
    return  meeting.host.sysid.integerValue == appDelegate.account.ids.integerValue;
}

前边的写法更加像是c的写法。不但限制了访问的权限,而且表示这是一个私有方法,和其他的点击事件的方法区别开来。如果方法的调用频率很大,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内联函数来提高性能。

好了,使用方法就不介绍了,其实,怎么实现功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维护功能。helper就像一个管理者一样,负责他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如果功能需要改变,我们改变helper就可以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chao/p/577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