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Kit/CoreLocation框架 总结

MapKit/CoreLocation框架

/*英译 core:核心 track:踪迹 current:当前 statellite:卫星 hybird:混合  region:范围 annotation:注释  location:位置*/

导入两个框架

MapKit.framework  需要地图,精度相对较高

CoreLocation.framework 不需要地图,精度略差

包含头文件

----------------MapKit,地图操作---------------------

MapKit操作步骤:

通过成员_mapView来实现方法

_mapView:显示一张地图

//设定地图类型

[_mapView setMapType];

//标记用户用户当前位置

[_mapView setUserLocation];

//开启用户自动追踪用户位置]

[——mapView setUserTrackingMode:枚举 animated:YES];

_mapView代理方法

//监听用户位置变化(userLocation:用户当前位置)

- (void)mapView:() didUpdateUserLocation:(MKUserLocation *)userLocation

//添加大头针(注释)MKAnnotation  protocal:协议

-实例化大头针对象(创建大头针模型,添加协议,定义属性(去掉readOnly))

#import <MapKit/MapKit.h>

@interface MyAnnotation : NSObject <MKAnnotation>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CLLocationCoordinate2D coordinate;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title;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subtitle;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icon;

@end

-设置对象属性(coordinate,title,subtitle,icon等

        PS:CLLocationCoordinate2DMake(30, 116);)

-大头针添加到地图

[_mapView addAnotation:anno];

//自定义大头针(重用)类似与tableViewCell的重用

  /* 英译:  resume:重用 identifier:标示符 dequeue:出列 reusable:可重用 callout:插图编号  */

MKAnnotationView:为可重用大头针视图

1 判断,如果不是自定义类的大头针 return nil;

2 查询可重用的大头针来实例化大头针视图(dequeueReusable)

3 如果大头针视图为nil,新建一个大头针视图并设置重用符,并设置属性接受响应(点击可看见标题啥的)

4 设置传进来的大头针为视图的大头针

5 设置大头针视图的图像为传进来的大头针的图像

6 返回大头针视图

//跟踪用户位置变化(代理方法 参数:用户当前位置)

 /*英译 coordinate:坐标 */

  //在IOS6中使用跟踪,回直接定位到的位置.IOS7中必须坐标范围(coorinate,经纬度米)

   didUpdateUserLocation:(MKUserLocation *)userLocation

userLocation:有两个属性:经,纬度

//计算两个经纬度之间的距离(导入CoreLocation框架) 英译 distance:距离

应用摇一摇(微信)

初始化两个CLLocation

[location1 distanceFromLocation:location2];

---------------location,操作演练-------------------

/* geocoder:地理编码 reverse:反转 placeMark:地标 */

使用定位服务操作流程:

1 初始化定位管理者(CLLocationManager)

2 判断定位服务是否可用(类方法)

   ([CLLocationManager locationServicesEnabled])

3 开启更新用户位置

  [_locationManager startUpdatingLocation]

4 实现更新位置方法(代理方法)

 didUpdateLocations:(NSArray *)locations

 locations[0]: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经纬度,速度啥的

5 地理编码器(CLGeocoder)

   作用: 经纬度<->地名

步骤:

 -实例化地理编码器

 -经纬度->地名reverseGeocodeLocation

 -地名->经纬度geocodeAddressString

 块代码中placeMarks也是数组

//块代码生动解释

块代码是一组预先定义好的程序,可以作为参数被传递,在需要的时候被执行

使用场景,一个类给另一个类传数据,发送数据类的方法中,中包含了要传送的数据,但是方法实现的结果没有,所以要给方法添加一个block参数,来传递数据

1: 定义block,作为参数添加到方法

2: 定义block类型的成员变量保存block参数()

3: 判断成员变量block是否为空,传进block参数值(数组/字典..)

4: 调用方调用就能得到参数值了!~~

定义的数组程序,作为参数,传给下家!~~ 

方法中添加block为参数,建立成员变量保存block参数,把数组赋值给成员变量block,并执行,谁调用了方法,block中储存的之久传给了谁!~~

//MVC模式示意图:

Controller->View

|

Model->Services

          |

        DB/Networking

---------------天气小项目---------------

POST请求

URL:XML显示页面URL路径

数据体:火狐拦截的

发送异步请求,获取Data(XML的数据)

/* Parser:解析  */

-----解析XML数据步骤------

1:实例化XML解析器并添加Data(NSXMLParser)

2:设置代理

3:开启解析器[parser parse]

4:实现六个代理方法

创建成员变量,字符串,数组

--"开始文档"(DidstartDucument)

{

判断为空,实例化可变字符串

判断为空,实例化可变数组

}

--"开始节点"(DidStartElement 参数:elementName节点名字)

{

判断如果字符为开始的数组字符,清空可变数组;清空字符串(非在判断下)

}

--"发现节点内容"(foundCharacters 参数:string被发现的字符串)

{

成员变量字符串appendString:sting

}

--"结束节点"(didEndElement)

{

判断字符是否为string(看是不是string,是,节点就可以结束了)

将内容添加进可变数组

}

--"结束文档"

{

将可变数组转化为模型,如果需要可以用block传走

}

--"处理错误"(parseErrorOccurred)//Occurred:发生 localize:局部化

{

打印错误parseError.localizeDescription

    [数组 removeAllObjects];//清理

    [字符串 setString:@""];

}

PS:XLM解析,就是依次将每条节点的内容填进可变数组,数组转化为模型,

可变字符串用来拼接节点内容,可变数字用来贮存节点内容!~~

------------------------------

补充


1 修改弹框内容

1 info plist添加 private location 后面写话
2 bundle identifi 更改

删除软件 clean

location 包含经纬度 时间

模拟器设置
//设置模拟器在哪(当前位置) 模拟你走了多远
product-》Debug-》simulate location

//设置模拟器启动在那里(启动位置)

product-》Scheme-》Edit Scheme-》Options
-》“勾选allow LocationSimulate”default后面设置

//Resource-》 CPX File(描述位置)-》创建一个xml文件
文件中就有 经纬度 你可更改/模拟你的位置


//获取当前用户的位置(经纬度)
代理方法
- (void)mapView:(MKMapView *)mapView didUpdateUserLocation:(MKUserLocation *)userLocation
ios6:
//跟踪地图位置
[_mapView setUserTrackingMode:枚举];
直接定位到细节位置

ios7:
//跟踪地图位置
[_mapView setUserTrackingMode:枚举];

再加上显示周边信息方法
[mapView setRegion:枚举 animated:YES];
才能直接定位到详细位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y1973/p/539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