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上)

吴传清老师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区域经济专业非常不错的基础教材,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覆盖的比较全面,虽然深度上受限于篇幅无法过多展开,但全面性上做的不错,整篇更像是整个区域经济领域的大文献综述,思路清晰,内容实用,体现了武大一贯的风格。把书中一些内容作了笔记,内容较多,分为两个部分,这里是第一到第四章的笔记。

第一章 导论

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队伍大致可分为“经济学派”和“地理学派”两大流派,各展所长。这种纷繁景象是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昭示着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巨大理论创新空间、广泛社会实践需求的经济学科。

 

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四大特征: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城市选择性。经济中心性。④功能和职能的综合性。

 

经济腹地具有三大重要的经济特征:经济运动的多元性。多元运动的相关性。经济腹地的多层次性。

 

经济区域三要素构成论的实质是强调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经济中心(即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大地域构成要素,该经济区域实为极化区域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经济活动所组合的有机整体从空间维的角度而言,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异质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器官子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具有五大鲜明的特征:中观性。区域性。差异性。开放性。独立性。

 

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不同区域所具有的各种经济要素及其程度上的差异,注重区域间经济交往的开放式经济。

 

规模经济。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有效地节省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此即企业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地点,可使各个企业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可使各个企业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相互模仿和学习,节约企业创新成本;可形成较高效率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可促进企业之间增加相互信任感,节约交易成本;可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总之,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地点,可以实现聚集经济。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形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未来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将从大融合向大分化方向纵深拓展,并将形成一系列子学科群。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及其空间组织规律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农场主一般选择能获取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与生产布局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圈结构模式的实质是强调合理的农业生产空间组织结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圈结构。

 

杜能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其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城市近郊农民因农地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可能随时放弃耕种或转为临时性耕作,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则可能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经营活动,从而可能出现农业生产方式呈“逆杜能圈”的现象。

 

判别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方法是考察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全过程的成本因素。

 

由于原料、动力和燃料费用的地区差异可转换为运费的差异,因而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种。

 

韦伯认为,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

 

韦伯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对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批判:企业家不仅关注最小成本的节约,更多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削弱了运费与劳动力成本的指向作用。本来属于原料地和劳动供给地指向的区位类型现在已变为消费地指向区位类型,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工业布局受地域束缚极小,工业区位的选择范围很广。在这种条件下,工业区位出现了新的指向类型,如临空型、临海型和高智能型等区位类型,这些类型的工业区位无法直接套用韦伯的区位理论。

 

市场学派区位论研究者认为,市场开拓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市场因素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新型决定性因素,成本最小不一定利润最大,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区位理论。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规模呈现按一定比例变化的规律。即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是其低一级的中心地市场地域的3倍。

 

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指出,尽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值最大的地点,但企业家的区位选择决策行为还受到其他某些非经济性因素的作用影响。诸如:企业创建者的出生地、企业家的模仿或群居性、满足企业家特殊偏好需求的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和交际场所)等等。当最大利润区位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时,企业家有可能放弃最佳区位,转而选择接近最佳区位且又能满足其偏好需求的区位。

 

普雷德在《行为与区位》(1967)一书中阐述了行为因素对区位决策的影响作用,构建了其行为区位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满意人”)的决策结果,是决策者基于所掌握的信息量,对信息进行判断、加工后所作的决定;作出何种区位决策以及区位决策是否合理,均取决于在决策时点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运用能力。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是多元的。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大内容:

(1)生产要素分析。即分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作用。(2)制度要素分析。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重要因素。(3)结构要素分析。可分为:微观层次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中观层次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劳动就业结构分析等。区域经济学尤其应重视分析区域产业—空间结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作用。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阐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差异,忽略了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因集聚经济引发的外部经济利益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的结果,强调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均衡(平衡)与非均衡(不平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不平衡增长或发展是区域经济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典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平衡增长理论的一种扬弃。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无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环累积因果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有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倒U型理论和钟型理论等。

 

佩鲁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推进型产业。因此,佩鲁的“增长极”是指极化空间中的推进型产业或关键产业,该产业能增加另外一个或数个产业的产出或投入,并通过对被推进型产业的影响来实现经济增长。

 

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迫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经济单元的共同目的,但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随着增长极向城市的空间极化理论的转换,它在城市群、城市圈等发展实践中又得到新的运用。由此,增长极既可以是指一个区域的推进型产业,也可以是指一个具有极化和扩散作用的城市,或者是指建立有相互关联产业的的城市群、城市圈。

 

在产业增长极方面,部分学者基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增长极的比较研究,倡导产业集群实为产业增长极,强调依托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增长极,藉此带动产业集群区域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即倾向于不均衡增长(即发散);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即收敛)。

 

促使区际经济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动趋向的决定因素可归结为:人口迁移成本;投资收益率;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区域之间的连锁效应。

 

胡佛—费雪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强调,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成的成长过程。即: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发型的商品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作用,区际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实施区域工业化战略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由农业、采掘业等初级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次级产业过渡是维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中的一段话:技术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制度重于技术,即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因此,系统尤其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需要敢冒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主体,允许失败的氛围和机制,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组织是促进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区域资源要素综合利用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

 

根据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及各产业在区域产业统中的地位、作和功能,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类。产业功能分类法在各种区域产业分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条件包括:区域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资金供给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等。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求、国家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区际分工、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等。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是指为使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各种产业循着一定规律和比例的动态空间组合配置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质是通过主导产业的确立,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服务、协作配套和产后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发展辅助产业,构筑结构紧凑、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效区域经济有机体

 

在战略和策略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准确选择、优先发展主导产协调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关系积极扶持潜在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及时合理转换

 

区域产业链是一种新型区域产业空间组织形态。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可称之为“产业链”或“产业活动链”。产业链可由若干产品链构成。产业链的本质和基础是价值链。

 

区域产业链的基本功能吸聚投资功能彰显竞争优势功能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功能舒缓产业冲突功能。

 

区域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弹性生产组织中间性体制组织网络型组织创新型组织

 

波特认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四类,另加“机会”和“政府”两类变数,构成完整的钻石体系;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一国的成功并非来源于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虽然包含了钻石体系中的一个方面,但它最能体现钻石体系四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彰显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交易网络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区域产业品牌效应正反馈效应

 

产业带的形成一般遵循以“点”带“面”的非均衡路径,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变化,以及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spa/p/218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