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机制及其模拟研究

之前写了个研究方案,关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机制及其模拟研究。题目很大,我想的也不深,就是一个大概的想法。

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逼近50%,未来的中国将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变动趋势将成为左右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变量。研究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趋势,模拟未来的人口分布情景,关注人口流动与迁移问题,把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有效配置,是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口一向是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人口分布对当地自然、经济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谓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集散及组合情况。人口分布状况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研究人口分布的核心意义在于揭示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进一步揭示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要准确的把握人口与自然经济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的制定资源、环境规划,就有必要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进行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人口及各种要素的空间布局一直是中国政策制定和规划发展的重点问题。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受制于并反作用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人口分布变化、解释机制及影响效应,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以及各种要素的空间布局。科学的人口分布布局,对于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以及人口经济系统和人口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对区域的发展规划、工业布局、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的刻画和解读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和模拟预测,从而合理有效的制定调控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政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本研究基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采用GIS分析和空间模拟方法,从不同尺度的中国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数据库入手,基于主体功能区和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框架,对多尺度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格局和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解释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塑造的动力机制和政策效应,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人口空间分布变动预测模型并进行模拟,描绘2020、2030、2040、2050四个年份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人口分布格局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从空间格局变动机制和模拟的视角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资源环境发展布局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本研究对于了解和掌握中国人口空间结构的特征、演化趋势及变动机制,对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一,本课题研究对于发展和完善包括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在内的人口地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人口空间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然而,长期以来,有关人口空间结构的研究较多的关注空间分布的地区差异,却较少关注人口空间分布的空间演化,尤其在国内的研究中,较少使用不同的模型对人口分布进行模拟。本研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将对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变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弥补。


 第二,本课题研究对人口空间变动和模拟的研究的方法创新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将首次采用多层次模拟的方法,建立基于均质区的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基于功能区的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决定模型(多变量逻辑模型)、基于不同情境的人口空间分布变动预测模型三类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模拟中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的人口空间分布状况,从而在研究和模拟人口空间分布的方法上进行创新,并对未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上的借鉴。


 第三,本课题研究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管理与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本课题对中国未来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的模拟和预测,将对中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政策依据,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区域平衡、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本课题研究对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人口发展和空间布局结构与资源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课题对人口空间变动机制和未来人口的预测将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资源、环境政策的制定奠定有利的基础。

这一部分的文献综述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包括:“人口模型研究:人口分布、演化以及预测的核心课题”、“人口分布实证研究:如何刻画人口空间格局?”、“人口分布与相关因素的互动关系研究:架设人口分布现象与政策分析之间的理论桥梁”、“人口分布与变动的合理性研究:如何科学引导人口分布?”。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本研究基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采用GIS分析和空间模拟方法,从不同尺度的中国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数据库入手,基于主体功能区和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框架,对多尺度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格局和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人口空间分布变动预测模型并进行模拟,描绘2020、2030、2040、2050四个年份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人口分布格局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和主体功能区、人口发展功能区、国家战略经济区等六个空间尺度的中国人口空间数据库、探索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特征、基于不同时段人口数据,探索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趋势、建立三大人口模拟模型,预测与描绘2020、2030、2040、2050四个年份的中国人口分布状况

分析不同人口分布格局对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发展的效应,提出政策建议。这里的具体研究内容就不罗列了。

目前的人口研究对空间布局与空间结构体系方面的大多都是人口等级体系位序金字塔以及各种表征空间结构的指数之类的,真正涉及到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的人口布局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尺度上都很宏观或者只集中在某个行政区划内的微观层面,缺乏不同尺度的描述和分析,而涉及到人口迁移的分析也是大尺度的研究,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变动研究不多,这主要是受限于人口数据的可得性,如果能有精确完整的数据,描绘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真是图景和迁移特征,将为人口学界提供了最近本的特征事实。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spa/p/211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