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竞赛专题解析(12):DP优化(2)--斜率(凸壳)优化

本系列是这本算法教材的扩展资料:《算法竞赛入门到进阶》(京东 当当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如有建议,请联系:(1)QQ 群,567554289;(2)作者QQ,15512356

  有一类DP状态方程,例如:
    (dp[i] = min{dp[j] - a[i]*d[j]})   (0≤j<i,d[j]≤d[j+1], a[i]≤ a[i+1])
  它的特征是存在一个既有(i)又有(j)的项(a[i]*d[j])
  编程时,如果简单地对(i)(j)循环,复杂度是(O(n^2))的。
  通过斜率优化(英文convex hull trick,凸壳优化),把时间复杂度优化到(O(n))
  斜率优化的核心技术是斜率(凸壳)模型和单调队列。

1. 把状态方程变换为平面的斜率问题

  方程对某个固定的(i),求(j)变化时(dp[i])的最优值,所以可以把关于(i)的部分看成固定值,把关于(j)的部分看成变量。把(min)去掉,方程转化为:
    (dp[j] = a[i]*d[j] + dp[i])
  为方便观察,令:(y = dp[j])(x = d[j])(k = a[i])(b = dp[i]),方程变为:
    (y = kx + b)
  斜率优化的数学模型,就是把状态转移方程转换为平面坐标系直线的形式:(y = kx + b)。其中:
  (1)变量(x)(y)(j)有关,并且只有(y)中包含(dp[j])。点((x, y))是题目中可能的决策。
  (2)斜率(k)、截距(b)(i)有关,并且只有(b)中包含(dp[i])。最小的(b)包含最小的(dp[i]),也就是状态方程的解。
  注意应用斜率优化的2个条件:(x)(k)是单调增加的,即(x)随着(j)递增而递增,(k)随着(i)递增而递增。

2. 求一个dp[i]

  先考虑固定(i)的情况下求(dp[i])。由于(i)是定值,那么斜率(k = a[i])可以看成常数。当(j)(0≤j<i)内变化时,对某个(j_r),产生一个点(v_r=(x_r, y_r)),这个点在一条直线(y = kx + b_r)上,(b_r)是截距。如图1。

图1 经过点(x, y)的直线

  对于(0≤j<i)中所有的(j),把它们对应的点都画在平面上,这些点对应的直线的斜率(k= a[i])都相同,只有截距(b)不同。在所有这些点中,有一个点(v')所在的直线有最小截距(b'),算出(b'),由于(b')中包含(dp[i]),那么就算出了最优的(dp[i])。如图2。

图2 经过最优点v'的直线

  如何找最优点(v')?利用“下凸壳”。
  前面提到,(x)是单调增加的,即(x)随着(j)递增而递增。图3(1)中给出了了4个点,它们的(x)坐标是递增的。

(1)原图       (2)去掉点3       (3找到最优的v'点
图3 用下凸壳找最优点

  图3(1)中的1、2、3构成了“下凸壳”,“下凸壳”的特征是线段12的斜率小于线段23的斜率。2、3、4构成了“上凸壳”。经过上凸壳中间点3的直线,其截距b肯定小于经过2或4的有相同斜率的直线的截距,所以点3肯定不是最优点,去掉它。
  去掉“上凸壳”后,得到图3(2),留下的点都满足“下凸壳”关系。最优点就在“下凸壳”上。例如在图3(3)中,用斜率为(k)的直线来切这些点,设线段12的斜率小于(k),24的斜率大于(k),那么点2就是“下凸壳”的最优点。
  以上操作用单调队列编程很方便。
  (1)进队操作,在队列内维护一个“下凸壳”,即每2个连续点组成的直线,其斜率是单调上升的。新的点进队列时,确保它能与队列中的点一起仍然能够组成“下凸壳”。例如队列尾部的2个点是(v_1)(v_2),准备加入队列的新的点是(v_3)。比较(v_1)(v_2)(v_3),看线段(v_1v_2)(v_2v_3)的斜率是否递增,如果是,那么(v_1)(v_2)(v_3)形成了“下凸壳”;如果斜率不递增,说明(v_2)不对,从队尾弹走它;然后继续比较队列尾部的2个点和(v_3);重复以上操作,直到(v_3)能进队为止。经过以上操作,队列内的点组成了一个大的“下凸壳”,每2个点组成的直线,斜率递增,队列保持为单调队列。
  (2)出队列,找到最优点。设队头的2个点是(v_1)(v_2),如果线段(v_1v_2)的斜率比(k)小,说明(v_1)不是最优点,弹走它,继续比较队头新的2个点,一直到斜率大于(k)为止,此时队头的点就是最优点(v')

3. 求所有的dp[i]

  以上求得了一个(dp[i]),复杂度(O(n))。如果对所有的(i),每一个都这样求(dp[i]),总复杂度仍然是(O(n^2))的,并没有改变计算的复杂度。有优化的方法吗?
  一个较小的(i_1),它对应的点是{(v_0, v_1, ..., v_{i1})};一个较大的(i_2),对应了更多的点{(v_0, v_1, ..., v_{i1}, ..., v_{i2})},其中包含了(i_1)的所有点。当寻找(i_1)的最优点时,需要检查{(v_0, v_1, ..., v_{i1})};寻找i2的最优点时,需要检查{(v_0, v_1, ..., v_{i1}, ..., v_{i2})}。这里做了重复的检查,并且这些重复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能优化的地方,仍然用“下凸壳”进行优化。
  (1)每一个(i)所对应的斜率(k_i = a[i])是不同的,根据约束条件(a[i]≤ a[i+1]),当(i)增大时,斜率递增。

图4 多个i对应的直线

  (2)前面已经提到,对一个(i_1)找它的最优点的时候,可以去掉一些点,即那些斜率比(k_{i1})小的点。这些被去掉的点,在后面更大的(i_2)时,由于斜率(k_{i2})也更大,肯定也要被去掉。
  根据(1)和(2)的讨论,优化方法是:对所有的(i),统一用一个单调队列处理所有的点;被较小的(i_1)去掉的点,被单调队列弹走,后面更大的(i_2)不再处理它们。
  因为每个点只进入一次单调队列,总复杂度(O(n))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以上操作。

//q[]是单调队列,head指向队首,tail指向队尾,slope()计算2个点组成的直线的斜率
for(int i=1;i<=n;i++){ 
    while(head<tail && slope(q[head],q[head+1])<k)  //队头的2个点斜率小于k 
        head++;                                     //不合格,从队头弹出
    int j = q[head];   //队头是最优点
    dp[i] = ...;       //计算dp[i]
    while(head<tail && slope(i,q[tail-1])<slope(q[tail-1],q[tail]))   //进队操作
        tail--;        //弹走队尾不合格的点
    q[++tail] = i;     //新的点进队列
}

  为加深对上述代码的理解,考虑一个特例:进入队列的点都符合“下凸壳”特征,且这些点组成的直线的斜率大于所有的斜率(k_i),那么结果是:队头不会被弹出,进队的点也不会被弹出,队头被重复使用(n)次。

图5 一个特例

4. 例题

  下面用一个例题给出典型代码。


HDU 3507 Print Article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507
题目描述:打印一篇包含N个单词的文章,第i个单词的打印成本为Ci。在一行中打印k个单词的花费是 ,M是一个常数。如何安排文章,才能最小化费用?
输入:有很多测试用例。对于每个测试用例,第一行中都有两个数字N和M(0≤n≤500000,0≤M≤1000)。然后,在接下来的2到N + 1行中有N个数字。输入用EOF终止。
输出:一个数字,表示打印文章的最低费用。
样例输入
5 5
5
9
5
7
5
样例输出
230


  题目的意思是:有(N)个数和一个常数(M),把这(N)个数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的计算值为这部分数的和的平方加上(M),总计算值为各部分计算值之和,求最小的总计算值。由于(N)很大,(O(N^2))的算法超时。
  设(dp[i])表示输出前(i)个单词的最小费用,DP转移方程:
    (dp[i] = min{dp[j] + (sum[i]-sum[j])2 + M})   (0<j<i)
  其中(sum[i])表示前(i)个数字和。
  下面把DP方程改写为(y = kx + b)的形式。首先展开方程:
    (dp[i] = dp[j] + sum[i]*sum[i] + sum[j]*sum[j] - 2*sum[i]*sum[j] + M)
  移项得:
    (dp[j] + sum[j]*sum[j] = 2*sum[i]*sum[j] + dp[i]-sum[i]*sum[i] - M)
  对照(y = kx + b),有:
  (y = dp[j] + sum[j]*sum[j])(y)只和(j)有关。
  (x = 2*sum[j])(x)只和(j)有关,且随着(j)递增而递增。
  (k = sum[i])(k)只和(j)有关,且随着(i)递增而递增。
  (b = dp[i] - sum[i]*sum[i] - M)(b)只和i有关,且包含(dp[i])
  下面给出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500010;

int dp[MAXN];   
int q[MAXN];      //单调队列
int sum[MAXN];

int X(int x){ return 2*sum[x]; }
int Y(int x){ return dp[x]+sum[x]*sum[x]; }
//double slope(int a,int b){return (Y(a)-Y(b))/(X(a)-X(b));} //除法不好,改成下面的乘法
int slope_up  (int a,int b) { return Y(a)-Y(b);}   //斜率的分子部分
int slope_down(int a,int b) { return X(a)-X(b);}   //斜率的分母部分

int main(){
    int n,m;
    while(~scanf("%d%d",&n,&m)){
        for(int i=1;i<=n;i++)  scanf("%d",&sum[i]);
        sum[0] = dp[0] = 0;
        for(int i=1;i<=n;i++)  sum[i]+=sum[i-1];

        int head=1,tail=1;      //队头队尾
        q[tail]=0;
        for(int i=1;i<=n;i++){
            while(head<tail &&
                  slope_up(q[head+1],q[head])<=sum[i]*slope_down(q[head+1],q[head])) 
               head++;           //斜率小于k,从队头弹走

            int j = q[head];     //队头是最优点
            dp[i] = dp[j]+m+(sum[i]-sum[j])*(sum[i]-sum[j]);    //计算dp[i]

            while(head<tail && 
                              slope_up(i,q[tail])*slope_down(q[tail],q[tail-1])
                           <= slope_up(q[tail],q[tail-1])*slope_down(i,q[tail]))
                tail--;          //弹走队尾不合格的点
            q[++tail] = i;       //新的点进队尾
        }
        printf("%d
",dp[n]);
    }
    return 0;
}

5. 习题

  (1)洛谷P3195 玩具装箱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3195
  DP方程:(dp[i]=min{dp[j]+(sum[i]+i−sum[j]−j−L−1)^2})
  
  (2)洛谷4072 SDOI2016征途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4072
  二维斜率优化,DP方程:(dp[i][p]=min{dp[j][p−1]+(s[i]−s[j])^2})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yj/p/1271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