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竞赛专题解析(10):DP优化(1)--四边形不等式

本系列是这本算法教材的扩展资料:《算法竞赛入门到进阶》(京东 当当 ) 清华大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luoyongjun999/code 其中的“补充资料”
如有建议,请联系:(1)QQ 群,567554289;(2)作者QQ,15512356

  《算法竞赛入门到进阶》的第7章“动态规划”,讲解了DP的概念,以及线性DP、区间DP、树形DP、数位DP、状态压缩DP等应用场景。
  本文以及后续几篇,将介绍DP的优化技术。

  四边形不等式DP优化涉及的证明比较复杂,如果先给出定义和证明会让人迷惑,所以本文的组织结构是:先给出应用场景,引导出四边形不等式的概念,再进行定义和证明,最后用例题巩固。
  四边形不等式DP优化,虽然理论有点复杂,但是编码很简单。

1 理论背景

  四边形不等式(quadrangle inequality)应用于DP优化,是一个古老的知识点。它起源于Knuth(高纳德)1971年的一篇论文[1],用来解决最优二叉搜索树问题。1980年,储枫(F. Frances Yao,姚期智的夫人)做了深入研究[2],扩展为一般性的DP优化方法,把一些复杂度(O(n^3))的DP问题,优化为(O(n^2))。所以这个方法又被称为“Knuth-Yao DP Speedup Theorem”。

2 应用场合

  有一些常见的DP问题,通常是区间DP问题,它的状态转移方程是:
    (dp[i][j] = min(dp[i][k] + dp[k + 1][j] + w[i][j]))
  其中(i <= k < j),初始值(dp[i][i])已知。(min())也可以是(max()),见本文第6小节的说明。
  方程的含义是:
  (1)(dp[i][j])表示从(i)状态到(j)状态的最小花费。题目一般是求(dp[1][n]),即从起始点(1)到终点(n)的最小花费。
  (2)(dp[i][k] + dp[k + 1][j])体现了递推关系。(k)(i)(j)之间滑动,(k)有一个最优值,使得(dp[i][j])最小。
  (3)(w[i][j])的性质非常重要。(w[i][j])是和题目有关的费用,如果它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和单调性,那么用DP计算dp的时候,就能进行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这类问题的经典的例子是“石子合并”[3],它的转移矩阵就是上面的(dp[i][j])(w[i][j])是从第(i)堆石子到第(j)堆石子的总数量。


石子合并
题目描述:有n堆石子排成一排,每堆石子有一定的数量。将n堆石子并成为一堆。每次只能合并相邻的两堆石子,合并的花费为这两堆石子的总数。经过n-1次合并后成为一堆,求总的最小花费。
输入:测试数据第一行是整数n,表示有n堆石子。接下来的一行有n个数,分别表示这n堆石子的数目。
输出:总的最小花费。
输入样例
3
2 4 5
输出样例
17
提示:样例的计算过程是:第一次合并2+4=6;第二次合并6+5=11;总花费6+11=17。


  在阅读后面的讲解时,读者可以对照“石子合并”这个例子来理解。注意,石子合并有多种情况和解法,详情见本文的例题“洛谷P1880石子合并”。
  (dp[i][j])是一个转移矩阵,如何编码填写这个矩阵?复杂度是多少?如果直接写(i、j、k)的3层循环,复杂度(O(n^3))
  注意3层循环的写法。(dp[i][j])是大区间,它从小区间(dp[i][k])(dp[k+1][j])转移而来,所以应该先计算小区间,再逐步扩展到大区间。

for(int i=1; i<=n; i++)
    dp[i][i] = 0;                       //初始值
for(int len = 2; len <= n; len++)       //len:从小区间扩展到大区间
	for(int i = 1; i <= n-len+1; i++){  // 区间起点i
   		int j = i + len - 1;            // 区间终点j
   		for(int k = i; k < j; k++) //大区间[i,j]从小区间[i,k]和[k+1,j]转移而来
   			dp[i][j] = min(dp[i][j], dp[i][k] + dp[k + 1][j] + w[i][j]);
	}

3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只需一个简单的优化操作,就能把上面代码的复杂度变为(O(n^2))。这个操作就是把循环(i ≤ k < j)改为:
    (s[i][j-1] ≤ k ≤ s[i+1][j])
  其中(s[i][j])记录从i到j的最优分割点。在计算(dp[i][j])的最小值时得到区间([i, j])的分割点(k),记录在(s[i][j])中,用于下一次循环。
  这个优化被称为四边形不等式优化。下面给出优化后的代码,优化见注释的几行代码。

for(i = 1;i <= n;i++){
    dp[i][i] = 0;                        
    s[i][i] = i;                        //s[][]的初始值
}
for(int len = 2; len <= n; len++)       
	for(int i = 1; i <= n-len+1; i++){   
   		int j = i + len - 1;            
   		for(k = s[i][j - 1]; k <= s[i + 1][j]; k++){   //缩小循环范围
            if(dp[i][j] > dp[i][k] + dp[k + 1][j] + w[i][j]){  //是否更优
   			   dp[i][j] = dp[i][k] + dp[k + 1][j] + w[i][j];
               s[i][j] = k;                 //更新最佳分割点
            }
   		}
	}

  代码的复杂度是多少?
  代码中(i)(k)这2个循环,优化前是(O(n^2))的。优化后,每个(i)内部的(k)的循环次数是(s[i + 1][j] - s[i][j - 1]),其中(j = i + len - 1)。那么:
  (i = 1)时,(k)循环(s[2][len] - s[1][len-1])次。
  (i = 2)时,(k)循环(s[3][len+1] - s[2][len])次。
  …
  (i = n-len+1)时,(k)循环(s[n-len+2][n] - s[n-len+1][n+1])次。
  上述次数相加,总次数:
     (s[2][len] - s[1, len-1] + s[3][len+1] - s[2, len] + … + s[n+1,n] - s[n][n])
    (= s[n-len+2][n] - s[1][len-1])
     (< n)
  (i)(k)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优化到了(O(n))。总复杂度从(O(n^3))优化到了(O(n^2))
  在后面的四边形不等式定理证明中,将更严谨地证明复杂度。
  下图给出了四边形不等式优化的效果,(s_1)是区间([i, j-1])的最优分割点,(s_2)是区间([i+1, j])的最优分割点。

图1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效果

  读者对代码可能有2个疑问:
  (1)为什么能够把(i <= k < j)缩小到(s[i][j-1] ≤ k ≤ s[i+1][j])
  (2)(s[i][j-1] ≤ s[i+1][j])成立吗?
  下面几节给出四边形不等式优化的正确性和复杂度的严谨证明,解答了这2个问题。

4 四边形不等式定义和单调性定义

  在四边形不等式DP优化中,对于(w),有2个关键内容:四边形不等式定义、单调性。
  (1)四边形不等式定义1:设(w)是定义在整数集合上的二元函数,对于任意整数(i ≤ i' ≤ j ≤ j'),如果有 (w(i, j) + w(i', j') ≤ w(i, j') + w(i', j)),则称(w)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四边形不等式可以概况为:两个交错区间的(w)和,小于等于小区间与大区间的(w)和。
  为什么被称为“四边形”?把它变成一个几何图,画成平行四边形,见下面图中的四边形(i'ijj')。图中对角线长度和(ij+i'j')大于平行线长度和(ij'+i'j),这与四边形的性质是相反的,所以可以理解成“反四边形不等式”。请读者注意,这个“四边形”只是一个帮助理解的示意图,并没有严谨的意义。也有其他的四边形画法,下面这种四边形是储枫论文中的画法。当中间两个点(i' = j)时,四边形变成了一个三角形。

图2 四边形不等式 w(i, j) + w(i', j') ≤ w(i, j') + w(i', j)

  定义1的特例是定义2。
  (2)四边形不等式定义2:对于整数(i < i+1 ≤ j < j+1),如果有 (w(i, j) + w(i+1, j+1)≤ w(i, j+1) + w(i+1, j)),称(w)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定义1和定义2实际上是等价的,它们可以互相推导[4]

  (3)单调性:设w是定义在整数集合上的二元函数,如果对任意整数(i ≤ i' ≤ j ≤ j'),有(w(i, j') ≥ w(i', j)),称w具有单调性。
  单调性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如果大区间包含于小区间,那么大区间的(w)值超过小区间的(w)值。

图3 w的单调性w(i, j') ≥ w(i', j)

  在石子合并问题中,令w[i][j]等于从第i堆石子加到第j堆石子的石子总数。它满足四边形不等式的定义、单调性:
  (w[i][j'] ≥ w[i'][ j]),满足单调性;
  (w[i][j] + w[i'][j'] = w[i][j'] + w[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定义。
  利用(w)的四边形不等式、单调性的性质,可以推导出四边形不等式定理,用于DP优化。

5 四边形不等式定理(Knuth-Yao DP Speedup Theorem)

  在储枫的论文中,提出并证明了四边形不等式定理。
  四边形不等式定理:如果(w(i, 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和单调性,则用DP计算(dp[][])的时间复杂度是(O(n^2))的。
  这个定理是通过下面2个更详细的引理来证明的。
  引理1: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min(dp[i][k] + dp[k + 1][j] + w[i][j])),如果(w[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和单调性,那么(dp[i][j])也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引理2:记(s[i][j] = k)(dp[i][j])取得最优值时的(k),如果(dp)满足四边形不等式,那么有(s[i][j-1] ≤ s[i][j] ≤ s[i+1][j]),即(s[i][j-1] ≤ k ≤ s[i+1][j])
  定理2直接用于DP优化,复杂度(O(n^2))

6 证明四边形不等式定理

  这里翻译储枫论文中对引理1和引理2的证明,并加上了本作者的一些说明。
  定义方程(c(i, j))
    (c(i, i) = 0)
    (c(i, j) = w(i, j) + min(c(i, k-1) + c(k, j)))    (i < k ≤ j)    ((6-1))
  前面的例子(dp[i][j])和这里的(c(i, j))略有不同,(dp[i][j] = min(dp[i][k] + dp[k + 1][j] + w[i][j])),其中(w[i][j])(min())内部。证明过程是一样的。
  公式(6-1)的(w)要求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w(i, j) + w(i', j') ≤ w(i', j) + w(i, j'))    (i ≤ i' ≤ j ≤ j')    ((6-2))
  而且要求(w)是单调的:(w(i', j) ≤ w(i, j'))    ([i', j]subseteq[i, j'])
  (1)证明引理1
  引理1:如果(w(i, 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和单调性,那么(c(i, j))也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c(i, j) + c(i', j') ≤ c(i', j) + c(i, j'))    (i≤i'≤j≤j')    ((6-3))
  下面证明(6-3)。
  当(i = i')(j = j')时(6-3)显然成立,下面考虑另外2个情况:A). (i < i' = j < j')和B).(i < i' < j < j')

case A). i < i' = j < j'
  代入公式(6-3),得到一个“反”三角形不等式(图4的三角形(ijj'),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
    (c(i, j) + c(j, j') ≤ c(i, j'))      (i < j < j')    ((6-4))
  现在证明公式(6-4)。
  假设(c(i, j'))(k = z)处有最小值,即(c(i, j') = c_z(i, j'))。这里定义(c_k(i, j))等于(w(i, j) + c(i, k-1) + c(k, j))
  有2个对称情况A1)和A2)。
  case A1). z ≤ j
  (z)((i, j'))区间的最优点,不是((i, j))区间的最优点,所以有:
    (c(i, j) ≤ c_z(i, j) = w(i, j) + c(i, z-1) + c(z, j))
  在两边加上(c(j, j'))
    (c(i, j) + c(j, j') ≤ w(i, j) + c(i, z-1) + c(z, j) + c(j, j'))
     (≤ w(i, j') + c(i, z-1) + c(z, j'))
    (= c(i, j'))
  上面的推导时利用了下面2条:
  1)(w)的单调性,有(w(i, j)≤ w(i, j'))
  2)公式(6-4)的归纳假设:假设(z ≤ j ≤ j')时成立,递推出(i < j < j')时公式(6-4)也成立。观察下面的图,有(c(z, j) + c(j, j') ≤ c(z, j')),它满足反三角形不等式。

图4 储枫论文图-引理1的case A1

  case A2). (z ≥ j)。是A1)的对称情况。

case B). (i < i' < j < j')
  假设公式(6-3)右边的小区间(c(i', j))和大区间(c(i, j'))分别在(k = y)(k = z)处有最小值,记为:
    (c(i', j) = c_y(i', j))
    (c(i, j') = c_z(i, j'))
  同样有2个对称情况B1)和B2)。
  case B1). (z ≤ y)
  有 (c(i', j') ≤ c_y(i', j'))
  和 (c(i, j) ≤ c_z(i, j))
  两式相加得:
    (c(i, j) + c(i', j'))
    (≤ c_z(i, j) + c_y(i', j'))
    (= w(i, j) + w(i', j') + c(i, z-1) + c(z, j) + c(i', y-1) + c(y, j'))    ((6-5))
  公式(6-5)的进一步推导利用了下面2条:
  1)根据(w)的四边形不等式,有(w(i, j) + w(i', j') ≤ w(i', j) + w(i, j'))
  2)根据公式(6-3)的归纳假设,即假设(z ≤ y < j < j')时成立。观察下图,有(c(z, j) + c(y, j') ≤ c(y, j) + c(z, j')),满足反四边形不等式。

图5 储枫论文图-引理1的case B1

  则公式(6-5)变为:
    (c(i, j) + c(i', j'))
    (≤ w(i', j) + w(i, j') + c(i, z-1) + c(i', y-1) + c(y, j) + c(z, j'))
    (≤ c_y(i', j) + c_z(i, j'))
    (= c(i', j) + c(i, j'))
  case B2). (z ≥ y)。是B1)的对称情况。
  引理1证毕。

  (2)证明引理2
  用(K_c(i, j))表示(max{k|c_k(i, j) = c(i, j)}),也就是使(c(i, j))得到最小值的那些(k)中,最大的那个是(K_c(i, j))。定义(K_c(i, i)=i)(K_c(i, j))就是前面例子中的(s[i][j])
  引理2: (K_c(i, j) ≤ K_c(i, j+1) ≤ K_c(i+1, j+1))      ((6-6))
  下面是证明。
  (i = j)时显然成立,下面假设(i < j)
  先证明公式(6-6)的第一部分(K_c(i, j) ≤ K_c(i, j+1))。这等价于证明:对于(i < k ≤ k' ≤ j),有
    (c_{k'}(i, j) ≤ c_k(i, j) Rightarrow c_{k'}(i, j+1) ≤ c_k(i, j+1))     ((6-7))
  公式(6-7)的意思是:如果(c_{k'}(i, j) ≤ ck(i, j))成立,那么(c_{k'}(i, j+1) ≤ c_k(i, j+1))也成立。(c_{k'}(i, j) ≤ c_k(i, j))的含义是,在([i, j])区间,(k')是比(k)更好的分割点,可以把(k')看成([i, j])的最优分割点。扩展到区间([i, j+1])时,有(c_{k'}(i, j+1) ≤ c_k(i, j+1)),即(k')仍然是比(k)更好的分割点。也就是说,区间([i, j+1])的最优分割点肯定大于等于(k')
  下面证明公式(6-7)。
  根据四边形不等式,在(k ≤ k' ≤ j < j+1)时,有
    (c(k, j) + c(k', j+1) ≤ c(k', j) + c(k, j+1))
  在两边加上 (w(i, j) + w(i, j+1) + c(i, k-1) + c(i, k'-1)),得:
     (c_k(i, j) + c_{k'}(i, j+1) ≤ c_{k'}(i, j) + c_k(i, j+1))
  把ck(i, j) 移到右边:(c_{k'}(i, j+1) ≤ c_{k'}(i, j) + c_k(i, j+1) -c_k(i, j))      ((6-8))
  把(6-7)的(c_{k'}(i, j) ≤ c_k(i, j))的两边加上(c_k(i, j+1))
    (c_{k'}(i, j)+ c_k(i, j+1) ≤ c_k(i, j)+ c_k(i, j+1))
    (c_{k'}(i, j)+ c_k(i, j+1) - c_k(i, j) ≤ c_k(i, j+1))
  结合(6-8),得(c_{k'}(i, j+1) ≤ c_k(i, j+1)),公式(6-7)成立。
  同样可以证明,公式(6-6)的右半部分(K_c(i, j+1) ≤ K_c(i+1, j+1)),在(i < i+1≤ k ≤ k')时成立。
  引理2说明当(i、j)增大时,(K_c(i, j))是非递减的。

  (3)证明四边形不等式定理
  利用引理2,可推论出四边形不等式定理,即用DP计算所有的(c(i, j))的时间复杂度是(O(n^2))的。下面对这一结论进行说明。
  用DP计算(c(i, j))时,是按(delta= j - i = 0, 1, 2, ..., n-1)的间距逐步增加进行递推计算的。具体过程请回顾前面第2节求dp[i][j]的代码。从(c(i, j))递推到(c(i, j+1))时,只需要(K_c(i+1, j+1) - K_c(i, j))次最少限度的操作就够了。总次数是多少呢?对一个固定的(delta),计算所有的(c(i, j),1≤ i ≤ n-delta,j = i+delta),次数是:
  i = 1时:(K_c(1+1, 1+delta+1) - K_c(1, delta+1) = K_c(2, delta+2) - K_c(1, delta+1))
  i = 2时:(K_c(2+1, 2+delta+1) - K_c(2, delta+2) = K_c(3, delta+3) - K_c(2, delta+2))
  i = 3时:(K_c(3+1, 3+delta+1) - K_c(3, delta+3) = K_c(4, delta+4) - K_c(3,delta+3))
  ...
  (i = n-delta)时:(K_c(n-delta+1, n-delta+delta+1) - K_c(n-delta, delta+n-delta) = K_c(n-delta+1, n+1) - K_c(n-delta, n))
  以上式子相加,次数 (= K_c(n-delta+1, n+1) - K_c(1, delta+1)),小于(n)
  对一个(delta),计算次数是(O(n))的;有(n)(delta),总计算复杂度是(O(n^2))的。
  以上证明了四边形不等式定理。
  (4)(min)(max)
  前面讨论的都是(min),如果是(max),也可以进行四边形不等式优化。此时四边形不等式是“”的:
    (w(i, j) + w(i', j') ≥ w(i', j) + w(i, j'))      (i ≤ i' ≤ j ≤ j')
  定义:
    (c(i, j) = w(i, j) + max(a(i, k) + b(k, j)))     (i ≤ k ≤ j)
  引理3:若(w、a、b)都满足反四边形不等式,那么(c)也满足反四边形不等式。
  引理4:如果(a)(b)满足反四边形不等式,那么:
    (K_c(i, j) ≤ K_c(i, j+1) ≤ K_c(i+1, j+1))    (i ≤ j)
  证明与引理1和引理2的证明类似。

7 一维决策单调性优化

  上述的四边形不等式优化,是“二维决策单调性”优化。在“一维决策单调性”的情况下也能优化。  
  李煜东《算法竞赛进阶指南》“0x5B四边形不等式”指出:状态转移方程 (F[i] = min_{0≤j<i}{F[j] + val(j, i)}),若(val)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则(F)具有决策单调性,可以把DP计算(F[i])的复杂度从(O(N^2))优化到(O(NlogN))

8 例题

  拿到题目后,先判断w是否单调、是否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再使用四边形不等式优化DP。
8.1 石子合并


洛谷 P1880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880
题目描述:在一个圆形操场的四周摆放N堆石子,现要将石子有次序地合并成一堆。规定每次只能选相邻的2堆合并成新的一堆,并将新的一堆的石子数,记为该次合并的得分。
试设计出一个算法,计算出将 N 堆石子合并成1堆的最小得分和最大得分。
输入
数据的第 1 行是正整数 N,表示有 N 堆石子。
第 2 行有 N 个整数,第 i 个整数 ai表示第 i 堆石子的个数。
输出
输出共 2 行,第 1 行为最小得分,第 2 行为最大得分。
样例输入
4
4 5 9 4
样例输出
43
54


题解:
  (1)如果石子堆没有顺序,可以任意合并,用贪心法,每次选择最小的两堆合并。
  (2)本题要求只能合并相邻的两堆,不能用贪心法。贪心操作是每次合并时找石子数相加最少的两堆相邻石子。例如环形石子堆开始是{2, 4, 7, 5, 4, 3},下面用贪心得到最小值64,但是另一种方法得到63。

  (3)用四边形优化DP求解石子合并的最小值,复杂度是(O(n^2))
  状态转移矩阵(dp[i][j])前文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最小值用四边形不等式优化DP,(w)在四边形不等式中取等号:(w[i][j] + w[i'][j'] = w[i][j'] + w[i'][j])
  本题的石子堆是环状的,转换为线形的更方便处理。复制和原来一样的数据,头尾接起来,使(n)的数列转化为(2n)的数列,变成线形的。
  (4)这一题除了求最小值,还求最大值。虽然最大值也用DP求解,但是它不满足反四边形不等式的单调性要求,不能优化。而且也没有必要优化,可以用简单的推理得到:区间([i, j])的最大值,等于区间([i, j-1])([i+1, j])中的最大值加上(w(i, j))
  (5)石子合并问题的最优解法是GarsiaWachs算法,复杂度O(nlogn)。读者可以参考“洛谷P5569 石子合并”,这题(N ≤ 40000),用DP会超时。

8.2 最优二叉搜索树
  最优二叉搜索树是Knuth(高纳德)解决的经典问题,是四边形不等式优化的起源。


Optimal Binary Search Tree
uva10304 https://vjudge.net/problem/UVA-10304
题目描述:给定(n)个不同元素的集合(S =(e_1, e_2, ..., e_n)),有(e_1 < e_2 < ... < e_n),把(S)的元素建一棵二叉搜索树,希望查询频率越高的元素离根越近。
  访问树中元素(e_i)的成本(cost(e_i))等于从根到该元素结点的路径边数。给定元素的查询频率(f(e_1),f(e_2),...,f(e_n)),定义一棵树的总成本是:
     (f(e_1) ∗cost(e_1) + f(e_2) ∗cost(e_2) + ... + f(e_n) ∗ cost(e_n))
  总成本最低的树就是最优二叉搜索树。
输入
  输入包含多个实例,每行一个。每行以(1≤n≤250)开头,表示(S)的大小。在(n)之后,在同一行中,有(n)个非负整数,它们表示元素的查询频率,(0 ≤ f(e_i) ≤ 100)
输出
  对于输入的每个实例,输出一行,打印最优二叉搜索树的总成本。
样例输入
1 5
3 10 10 10
3 5 10 20
样例输出
0
20
20


题解:
  二叉搜索树(BST)的特点是每个结点的值,比它的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大,比右子树上所有值小。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是从小到大的排列。第3个样例的最优二叉搜索树的形状见下图,它的总成本是(5*2+10*1=20)

图6 二叉搜索树

  题目给的元素已经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可以方便地组成一棵BST。
  设(dp[i][j])是区间([i, j])的元素组成的BST的最小值。把区间([i, j])分成两部分([i, k-1])([k+1, j])(k)(i)(j)之间滑动。用区间([i, j])建立的二叉树,(k)是根结点。这是典型的区间DP,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min{dp[i][k-1] + dp[k+1][j] + w(i, j) - e[k]})
  (w(i, j))是区间和,(w(i, j) = f_i +f_{i+1}+...+ f_j)。当把两棵左右子树连在根结点上时,本身的深度增加(1),所以每个元素都多计算一次,这样就解决了(cost(e_i))的计算。最后,因为根节点(k)的层数是0,所以减去根节点的值(e[k])
  w(i, j)符合四边形不等式优化的条件,所以(dp[i][j])可以用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8.3 其他题目
  很多区间DP问题都能用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hdu 3516 Tree Construction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516
  hdu 2829 Lawrence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829
   hdu 3506 Monkey Party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506
   洛谷P1912 诗人小G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912
   洛谷 P4767 邮局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4767
   HDU 3480 Division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480


  1. Donald E. Knuth. Optimum binary search trees. Acta Informatica, 1:14–25, 1971. ↩︎

  2. F. Frances Yao. Efficient dynamic programming using quadrangle inequal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pages 429–435, 1980.
    论文下载:http://www.cs.ust.hk/mjg_lib/bibs/DPSu/DPSu.Files/p429-yao.pdf ↩︎

  3. 参考《算法竞赛入门到进阶》7.3节 区间DP,“石子合并”问题。 ↩︎

  4. 读者可以自己证明。证明过程参考《算法竞赛进阶指南》李煜东,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329页,“0x5B 四边形不等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yj/p/1258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