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苍蝇拍:价值投资的“基础,重点和核心” (2010-06-23 18:30:07)

价值投资的书看了不少,名人论述也很多,发现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谈都有一定的道理,又似乎总有一些分歧。

后来又思考了一阵后,感觉所有的分歧其实都建立在了3个主要的共性要素下,只不过不同的人侧重的东西不同而已。所谓的价值投资,无论你如何去详细定义它或者突出其中那一面的重要性,但其“基础,重点和核心”基本是不变的。

 

【第一,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识别是基础】

我们说价值投资不是死拿着不放,也不一定是长期投资,还不一定是投资伟大的企业,等等。那么有什么是不变的?有,不变的,就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识别。没有这点为投资的基础,你可以说他是任何投资,但肯定不是价值投资。

 

很简单,无论你是只做“丑到极致便是美”的价值股,还是只做“可能成为伟大企业”的成长股,或者是等着某些特定高确定性机会(比如ST重组或者其它)的投资,你一定对这个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化的(但未必一定是复杂的)认知为基础。

 

这是价值投资之所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所谓的内在价值在不同的投资对象上其内涵表现差异很大。根据企业类别的不同,也许有些企业的内在价值非常接近其账面价值,有些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不取决于当前的账面资产而更多体现在未来持续的现金创造能力,还有的可能正处于一个基本面完全、彻底变化的态势而导致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局面等。

 

【第二,对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研究是重点】

有了对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研究,才可能也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其内在价值与当前市场定价的比较,而这种比较结果的偏离程度,实际上就是个体投资机会的判断,这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的重点所在。

 

无论守株待兔等着价格跌破净资产或者企业重置价值的安全侧重型价值投资者,还是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制胜的成长性投资者,或者其它类型的价值投资者,每天在做的无非就是在做着这种比较,等待着这种偏离的值进入一个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区域。

 

没有内在价值的认知为基础和前提,价值与价格偏离度的比较也将不复存在,则无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口吐莲花,其行为都将与价值投资思想毫无关系--不管你是慕名买了茅台,还是准备拿着某个股票一辈子,都是如此。

 

【第三,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是核心】

企业内在价值的分析(企业研究),市场定价与企业价值的偏离度(估值分析)都是针对投资标的个体而言的,构成了价值投资运转的基石。但是个人认为,价值投资更核心的一点,其实更体现在对风险与机会的评估,也就是风险控制上。

 

虽然轻指数重个股倾向的投资者可能认为做好对个股的功课就够了,但实际上如果把投资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内来看待的话,那么“什么是最危险的”可能比“什么更有潜在收益”更为关键。毕竟不投资只不过没有收益,而不控制风险,可能把一切都输的干干净净----就如创出连续战胜市场15年惊人战绩的米勒,08年风险控制不利一下子就破产了,过去几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这也是为何,巴菲特在谈到接班人的素质时候首先谈到的是:有对识别风险的敏锐感觉(虽然作为资产庞大的他而言风险的重要性确实比我们要高无数倍,我也认为适当的阶段下投资也应该进取些,但是站在一个长的完整的投资生命周期角度而言,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确实是第一位的)。

 

所谓风险的控制,我的认识是:

第一,要知道哪些事情绝对不要去碰,哪怕诱惑再高也一辈子都不碰一下。

第二,要对市场整体处于风险端还是机会端有清晰的认知和对应的资金配置。

虽然市场在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风险机会模糊”状态,但是需要意识到的是,当市场一旦出现“极度风险OR极度机会”的时候,是会死人的or发达的。而同时重要的是,内在价值分析与价格价值偏离评估毕竟是主观的,而市场的极度状态一定会出现则是客观的。这点也从巴菲特在几次很大的市场风险前大幅减仓甚至清仓的历史案例中得到印证。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点并不代表价值投资的核心居然是“识别趋势”了。这种对“高低”的感知,与市场喜好的“涨跌”的预测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也就是说,成功的价值投资首先应该是低风险的----这个低风险第一建立在对市场整体机会的认知和行为控制上;第二建立在对投资标的的深刻内在价值分析上;第三建立在只有当价格明显偏离内在价值之后才进行操作。3个环节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但是环环相扣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低风险、高确定性(而恰恰没有任何一点指向所谓的持有时间多长、或者必须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我想,通过上述几点已经大致可以勾勒出价值投资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方式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luo-123/p/1091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