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 - 插件式框架

      插件式架构应用的经典是Eclipse。一般而言,一款软件使用插件式框架机制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3点:

     1)无需更改或编译程序就可以扩展程序的功能

     2)可以在不需要源代码的环境下扩展程序的功能

     3)在一个程序的业务逻辑在不断发生变化仍能灵活适应。

     插件式框架的最大魅力在于,把扩展功能从框架中剥离出来,降低了框架的复杂度,让框架更容易实现。扩展功能与框架以一种很松的方式耦合,两者在保持接口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独立变化和发布。公开插件接口,让第三方有机会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有财大家一起发。

     应用程序由应用程序框架、插件接口、插件和公共函数库四部分组成。

    

  •      应用程序框架负责应用程序的整体运作,它清楚程序整个流程,但并不知道每个过程具体要做什么。它在适当的时候调用一些插件,来完成真正的功能。
  •   插件接口是一个协议,可能用IDL描述,可能是头文件,也可能一段文字说明。插件按照这个协议实现出来,就可以加入到应用程序中来。当然,对于复杂的系统,插件接口可能有多个,各自具有独立的功能。
  •   插件是完成实际功能的实体,实现了要求的插件接口。尽管实现什么以及怎么实现,完全是插件自己的自由。在实际情况来,一般还是有些限制,因为插件接口本身可能就是一个限制。如,实现编译功能的插件,自然不能实现成一个聊天功能的插件。
  •    公共函数库是一组函数或者类,应用程序框架和插件都可以调用。它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动态库(DLL)。应用程序框架本身是公用的,是代码复用的一种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可复用代码都可以放在框架中,特别是插件会用到的公共代码,那会造成插件对框架的依赖。把这些公共代码提取到一个独立的库中,是一种好的方 法。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guoqiang1985/p/349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