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abort()函数

Windows 10家庭中文版,Python 3.6.4,Flask 1.0.2

abort()函数用于提前退出(Google翻译abort)一个请求,并用指定的错误码返回

函数原型如下:

flask.abort(status, *args, **kwargs)

第一个status参数可以是一个状态码,比如,404,也可以是一个WSGI应用,必不可少!示例如下:

abort(404)  # 404 Not Found

abort(Response('Hello World')) # Response包装的一个WSGI应用

注意,状态码要出现在Flask定义的异常号列表(the list of exceptions)中,否则会引发内部服务器错误,比如,传递2XX、3XX就不可以的。

异常号列表如下:定义在werkzeug.exceptions.default_exceptions中。

下面是我测试:

 1 # flask.abort(status, *args, **kwargs) test
 2 @app.route('/abort0')
 3 def abort0():
 4     abort(300)
 5 
 6 @app.route('/abort1')
 7 def abort1():
 8     abort(400)
 9 
10 @app.route('/abort2')
11 def abort2():
12     abort(500)
13 
14 @app.route('/abort3')
15 def abort3():
16     abort('A test of flask.abort()')
17 
18 @app.route('/abort4')
19 def abort4():
20     abort(Response('A test of flask.abort(), Response, '))
21 
22 @app.route('/abort5')
23 def abort5():
24     abort()
25 
26 @app.route('/abort6')
27 def abort6():
28     cnum = request.args.get('num', '')
29     if cnum == '' or  not cnum.isdigit():
30         abort(404)
31     else:
32         abort(int(cnum))

abort0~4是最初写的,后来写了abort5、6。

下面是访问各个链接时页面及命令行显示(出错时)的内容:

/abort0

/abort1

/abort2

/abort3

/abort4

/abort5

/abort6

/abort6?num=100

/abort6?num=505

/abort6?num=431

/abort6?num=tom

测试完毕。对abort()函数的使用更熟悉了,该踩的坑都算踩过了吧。

abort()函数的使用有何好处呢?可以让开发者在检测到Web访问错误时,立即将错误信息返回。错误码中已对应的错误,使用错误码返回即可,否则,返回另外的WSGI应用。

另外,在使用abort()函数要做日志记录——错误日志!前,很重要!否则,日志是记录不了的!Quickstart文档中也有说明。

絮叨:

不过,对于传递WSGI应用这个功能还有不清楚的地方,等熟悉了什么是WSGI之后,再找机会记录。

通过编写上面的代码,第一次写了有条件判断的代码,熟悉了字符串怎么转整数、转整数前的判断等。

感觉还有一点东西没有记录,是什么呢?对了,如何和定制错误页面搭配使用?比如已经为404定制了错误页面,这时执行abort(Response(...)),这时是返回定义错误页面呢,还是

返回abort里面的WSGI应用?

使用下面的代码初步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 返回了定制的404页面:

1 # 1043
2 @app.errorhandler(404)
3 def page_not_found(error):
4     ctx = {}
5     ctx['name'] = 'Benjamin'
6     ctx['yourname'] = 'Alice'
7     return render_template('tmpt1.html', **ctx), 404

页面、Console及命令行输出:虽然页面没有显示404错误,但是,浏览器Console里面显示了此信息——在响应头里面。

flask.abort(status*args**kwargs)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630/p/906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