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

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bavle接口

创建线程方式二

采用Java.lang.Runnable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我们只需要重写run方法即可。
步骤如下:
1.定义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同样是该线程的线程执行体。
2.创建Runnable接口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类的target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该Thread类的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3.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新线程
代码如下: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使得该类有了多线程类的特征,run方法是多线程程序的一个执行目标,所有的多线程代码都写在run方法中,Thread类实际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
在启动多线程的时候,需要先通过Thread类的构造方法Thread(Runnable target)构建线程对象,然后调用Thread类对象的start方法来运行多线程程序
备注:Runnable对象仅仅作为Thread类对象target,Runnable实现类里包含了run方法作为线程的执行体。而实际的线程对象依然是Thread类的实例

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的区别

如果一个类继承了Thread类,则不适合资源的共享,但是如果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话,则很容易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Runnable接口比继承Thread类的所具有的优势:
1.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共享同一个资源
2.可以避免java中单继承的局限性
3.增加了程序的健壮性,实现解耦操作,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和线程可以实现分离
4.线程池只能放入实现Runnable或者Callable类的线程,不能直接放入继承Thread的类。
备注:在java中,每次程序运行至少启动2个线程,一个是main线程,一个垃圾收集线程,因为每当使用java命令去执行一个类的时候,实际上都会启动一个JVM,每一个JVM其实都是在操作系统中启动一个进程

匿名内部类方式实现多线程程序的创建

使用线程的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每个线程执行不同的线程任务操作。
使用匿名内部类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
实例代码: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重写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2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
			}
		}
	}).start();

线程安全

如果有多个线程在同时的运行,而这些线程可能同时在运行这段代码,程序每次运行结果和单线程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其他的变量的值也和预期的值是一样的,就是线程安全的
通过葫芦娃大战奥特曼的案例发现,当u东哥线程去共享同一个资源的时候出现了线程的不安全问题
1.相同的票数,被卖了多次
2.不存在的票,也被卖出去了,比如说0和-1
这种问题,几个窗口(线程)票数不同步,这种问题我们称为线程不安全
备注:线程安全问题一般都是由全局变量或者是静态变量引起的,若每个线程中对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只有读操作而无写操作,这样的话,一般来说这个全局变量是线程安全的,若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写操作一般都需要考虑线程的同步,否则的话就很可能会引发线程的安全问题。

线程的同步

当我们使用多线程访问同一资源的时候,且这多个线程中对资源有写的操作,就容易出现线程安全问题要解决多线程并发访问一个资源的安全问题java中提供了同步机制(synchronized)来解决

窗口1线程进入操作的时候,窗口2和窗口3线程只能在外面等着,当窗口1线程操作结束,窗口1和窗口2和窗口3才有机会进入代码中去执行,也就是说某个线程修改共享资源的时候,其他线程不能修改共享资源,等待修改完毕同步后,才能去抢夺CPU的使用资源,完成对应的操作,保证了数据的同步性,解决了线程不安全的问题。

有三种方式实现同步机制:
1.同步代码块
2.同步方法
3.锁机制

同步代码块

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于方法中的某个区块(代码块)中,表示只对这个代码块的资源实行互斥访问
格式:

   synchronized(同步锁){
     //需要同步操作的同步代码
   }

同步锁

同步锁是一个对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想象成在对象上标记了一个锁。
1.锁对象可以是任意类型的
2.多个线程对象,要使用同一把锁
注意:在任何时候,最多允许一个线程拥有同步锁,谁拿到同步锁谁就拥有资格进入到代码块中,其他线程只能在外面等待着(Blocked阻塞状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lubenlei/p/1411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