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十一)高可用的分布式配置中心 Spring Cloud Bus 消息总线集成(RabbitMQ)

详见:https://www.w3cschool.cn/spring_cloud/spring_cloud-jl8a2ixp.html

上一篇文章,留了一个悬念,Config Client 实现配置的实时更新,我们可以使用 /refresh 接口触发,如果所有客户端的配置的更改,都需要手动触发客户端 /refresh ,当服务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岂不是维护成本很高,显然不太合适,而使用Spring Cloud Bus 消息总线实现方案,可以优雅的解决以上问题,那就是通过消息代理中间件RabbitMQ 加 GitWebhooks來触发配置的更新,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我会通过图文形式介绍。

Spring Cloud Bus

Spring Cloud Bus 将分布式系统的节点通过轻量级消息代理连接起来。用于在集群中传播状态更改(例如配置更改事件)或其他管理指令。Spring Cloud Bus 的一个核心思想是通过分布式的启动器对 Spring Boot 应用进行扩展,也可以用来建立一个或多个应用之间的通信频道。目前唯一实现的方式是用 AMQP 消息代理作为通道,但是相同的基本功能集(还有一些取决于传输)在其他传输的路线图上

消息总线

消息总线是一种通信工具,可以在机器之间互相传输消息、文件等。消息总线扮演着一种消息路由的角色,拥有一套完备的路由机制来决定消息传输方向。发送段只需要向消息总线发出消息而不用管消息被如何转发。 Spring cloud bus 通过轻量消息代理连接各个分布的节点。管理和传播所有分布式项目中的消息,本质是利用了MQ的广播机制在分布式的系统中传播消息,目前常用的有KafkaRabbitMQ 。 下面是一个配置中心刷新配置的例子

架构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 1、提交代码触发post请求给bus/refresh
  • 2、server端接收到请求并发送给Spring Cloud Bus
  • 3、Spring Cloud bus接到消息并通知给其它客户端
  • 4、其它客户端接收到通知,请求Server端获取最新配置
  • 5、全部客户端均获取到最新的配置

消息代理

消息代理(Message Broker)是一种消息验证、传输、路由的架构模式。消息代理是一个中间件产品,它的核心是一个消息的路由程序,用来实现接收和分发消息,并根据设定好的消息处理流来转发给正确的应用。它包括独立的通信和消息传递协议,能够实现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网络通信。设计代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从应用程序中传入消息,并执行一些特别的操作。

和组织间的网络通信。设计代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从应用程序中传入消息,并执行一些特别的操作。 现有的消息代理开源产品:

  • ActiveMQ
  • Kafka
  • RabbitMQ
  • RocketMQ

目前Spring Cloud Bus 支持 RabbitMQ 和 Kafka,spring-cloud-starter-bus-amqp 、spring-cloud-starter-bus-kafka

RabbitMQ简介

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AMQP实现,服务器端用Erlang语言编写,支持多种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JMS、C、PHP、ActionScript、XMPP、STOMP等,支持AJAX。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AMQP,即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组件之间的解耦,消息的发送者无需知道消息使用者的存在,反之亦然。

AMQP的主要特征是面向消息、队列、路由(包括点对点和发布/订阅)、可靠性、安全。

Github:https://github.com/rabbitmq
官网地址:http://www.rabbitmq.com

安装RabbitMQ

安装RabbitMQ 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CentOs7.3 搭建 RabbitMQ 3.6 单机服务: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0693696

CentOs7.3 搭建 RabbitMQ 3.6 Cluster 集群服务: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0702020

Spring Boot 中使用 RabbitMQ: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1577243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kelook/p/1117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