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基本概念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数据的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让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

  常用的DBMS有:MySQL、Oracle、DB2、SQLServer等。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是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人员。具体包括以下职责:

  •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特点

  • 数据结构化。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 数据独立性高。
  •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与存储方式。

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又与具体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统一综合地考虑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有机地结合成一个逻辑整体。

外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是不可见的。

  一个数据库中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内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种内模式。

映像

  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外模式、模式、内模式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

外模式/模式映像

  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从而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也就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

  数据库的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内模式改变时,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从而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也就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qkStudy/p/1146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