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漫谈》阅读笔记

之前我们介绍了两篇架构的博客,对于我们这种还在大学的学生,理解这些很难,没有代码的支持都是空谈,所以这次我读了如何写代码的部分,如何从架构的角度来说写好代码。当有了好的架构,就应该考虑如何构建了,就必须落实到代码层面了。

写代码的过程中,可能有时候需要重写代码,就会产生推翻原有架构,重新设计架构等等说法。这就证明一个问题,最开始设计的架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的,并没有为整体布局考虑,一旦需要更正某些模块,都影响到整体的架构,这样并不符合实际的应用条件,不能完全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镜子,我们开发的软件就是跟生活密切相关。是架构为我们明确了我们要开发的模块,明确的具体的功能,但是架构毕竟是一个大的框架,可以说架构师是在以一个上帝的视角来看待一个软件的,他所看到的是一个总体的框架,而具体的实现还是要靠着开发人员,不断的推理业务逻辑,结合实际的场景进行架构的细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发代码的时候能关彻底的研究使用场景,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用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例子就是“业余选手,越想从水里浮起来,就越想把头抬起来,身体反而沉下去。只有克服恐惧,把头往水里压下去,身体才能够从水里浮起来。真正专业的习惯往往是和我们日常的行为相反的”只有能够真真的钻研之后才能保证架构的顺利进行。

平时的开发生活中,技术人员可能会瞧不起业务人员,任务技术更高端,更加又说服力,而业务太低端,只能是按照上层逐步的执行,并且业务人员只会给技术人员挑问题,找麻烦。

事实上,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业务也就没了开发,没了开发也就没了业务,缺一不可。

高端的技术会淘汰低端的技术,一切都必须符合人类的利益诉求 -- 也就是业务,所以义务才是开发的根本。只有在业务的推动下技术才能不断的进行更新提高,逐步的努力完善。最正确的的应该是学习业务逻辑,在熟悉业务逻辑之后,规划出业务场景,开发的软件如果更贴近生活,也就会更加成功,生活是成功之本。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jm-zsy/p/1309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