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学习笔记2

快速入门

创建工程

创建一个新的空工程:

20200823011114 20200823011202

然后新建一个module:

20200823011414

选中JavaScript,静态web项目:

20200823011644

位置信息:

20200823011841

安装vue

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vuejs/vue

可以下载2.6.11版本 https://github.com/vuejs/vue/archive/v2.6.11.zip

下载解压,得到vue.js文件。


使用CDN

或者也可以直接使用公共的CDN服务:

<!-- 开发环境版本,包含了用帮助的命令行警告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dist/vue.js"></script>

或者:

<!-- 生产环境版本,优化了尺寸和速度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推荐npm安装

在idea的左下角,有个Terminal按钮,点击打开控制台:

20200823012910

进入hello-vue目录,先输入:npm init -y 进行初始化

20200823013006

安装Vue,输入命令:npm install vue --save

20200823013304

--save 只争对当前目录下进行安装,即只有该项目可以使用。


然后就会在 HelloVue 目录发现一个 node_modules 目录,并且在下面有一个vue目录。

20200823013410

node_modules是通过npm安装的所有模块的默认位置。


vue入门案例

HTML模板

在HelloVue目录新建一个HTML:

20200823104220

在hello.html中,我们编写一段简单的代码:

20200823104646

h2中要输出一句话:XXX is a handsome boy!。前面的 XXX 是要渲染的数据。


vue声明式渲染

通过Vue进行渲染:

20200823113509
  • 首先通过 new Vue()来创建Vue实例
  • 然后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对象,对象中有一些属性:
    • el:是element的缩写,通过id选中要渲染的页面元素,本例中是一个div
    • data:数据,数据是一个对象,里面有很多属性,都可以渲染到视图中
      • name:这里我们指定了一个name属性
  • 页面中的h2元素中,我们通过{{name}}的方式,来渲染刚刚定义的name属性。

打开页面查看效果:

20200823111105

更神奇的在于,当你在控制台(浏览器审查console)修改name属性时,页面会跟着变化:

20200823112443 20200823112533

双向绑定和事件处理

对刚才的案例进行简单修改:

20200823133410
  • 我们在data添加了新的属性:number
  • 在页面中有一个input元素,通过v-modelnumber进行绑定。
  • 同时通过{{number}}在页面输出
  • @click指令绑定点击事件,而不是普通的onclick,然后直接操作number
  • 普通click是无法直接操作number的。

20200823122246

我们可以观察到,输入框的变化引起了data中的number的变化,同时页面输出也跟着变化。

  • input与number绑定,input的value值变化,影响到了data中的number值
  • 页面{{number}}与数据number绑定,因此number值变化,引起了页面效果变化。

没有任何dom操作,这就是双向绑定和事件处理的魅力。


Vue实例

创建Vue实例

每个 Vue 应用都是通过用 Vue 函数创建一个新的 Vue 实例开始的:

var vm = new Vue({
  // 选项
})

在构造函数中传入一个对象,并且在对象中声明各种Vue需要的数据和方法,包括: eldatamethods 等等


模板或元素

每个Vue实例都需要关联一段Html模板,Vue会基于此模板进行视图渲染。

我们可以通过 el 属性来指定。

例如一段html模板:

<div id="app">
    ......
</div>

然后创建Vue实例,关联这个div

var vm = new Vue({
	el:"#app"
})

这样,Vue就可以基于id为app的div元素作为模板进行渲染了。在这个div范围以外的部分是无法使用vue特性的。


数据

当Vue实例被创建时,它会尝试获取在data中定义的所有属性,用于视图的渲染,并且监视data中的属性变化,当data发生改变,所有相关的视图都将重新渲染,这就是“响应式“系统。

html:

<div id="app">
    <input type="text" v-model="name"/>
</div>

js:

var vm = new Vue({
    el:"#app",
    data:{
        name:"Lee Hua"
    }
})
  • name的变化会影响到input的值
  • input中输入的值,也会导致vm中的name发生改变

方法

Vue实例中除了可以定义data属性,也可以定义方法,并且在Vue实例的作用范围内使用。

html:

<div id="app">
    {{num}}
    <button @click="add">加</button>
</div>

js:

var vm = new Vue({
    el:"#app",
    data:{
        num: 0
    },
    methods:{
        add:function(){
            // this代表的当前vue实例
            this.num++;
        }
    }
})

生命周期钩子

生命周期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 :创建实例,装载模板,渲染模板等等。Vue为生命周期中的每个状态都设置了钩子函数(监听函数)。每当Vue实例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应的函数就会被触发调用。

20200823144136

钩子函数

beforeCreated:我们在用Vue时都要进行实例化,因此,该函数就是在Vue实例化时调用,也可以将他理解为初始化函数比较方便一点,在Vue1.0时,这个函数的名字就是init。


created:在创建实例之后进行调用。


beforeMount:页面加载完成,没有渲染。


mounted:我们可以将他理解为原生 js 中的 window.onload=function({.,.}),或许大家也在用jquery,所以也可以理解为jquery中的 $(document).ready(function(){….}),他的功能就是:在dom文档渲染完毕之后将要执行的函数,该函数在Vue1.0版本中名字为compiled。 此时页面已被渲染。


beforeDestroy:该函数将在销毁实例前进行调用 。


destroyed:该函数将在销毁实例时进行调用。


beforeUpdate:组件更新之前。


updated:组件更新之后。


例如:created代表在vue实例创建后:

我们可以在Vue中定义一个created函数,代表这个时期的钩子函数:

20200823150357

结果:

20200823150524

this

我们可以看下在vue内部的this变量是该 Vue 实例,下面我们在created的时候,打印this

20200823151301

这里打印出来的是当前vue对象 app 中的 number 数据,在初始化的时候 number 被 created 方法修改为 100,在 add 方法中,将该对象中的 number 数据自减 1 后输出。


Good Good Write Bug, Day Day Up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yihua/p/1447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