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概述

摘要

当今研究领域的一项事实就是,前向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的训练速度比人们所期望的速度要慢很多。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前向神经网络在应用领域存在着很大的瓶颈。导致这一现状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

  • 神经网络的训练,大多使用基于梯度的算法,而这种算法的训练速度有限;
  • 使用这种训练算法,在迭代时,网络的所有参数都要进行更新调整。

而在2004年,由南洋理工学院黄广斌教授所提出的极限学习机器(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理论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最初的极限学习机是对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ingle-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SLFNs)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算法。它随机选取输入权重,并分析以决定网络的输出权重。在这个理论中,这种算法试图在学习速度上提供极限的性能。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ws_20100/article/details/49555959


极限学习机原理

ELM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学习算法,对于单隐层神经网络,ELM 可以随机初始化输入权重和偏置并得到相应的隐节点输出: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一个单隐层神经网络(结构如上图所示),假设有N个任意的样本(xj,tj),其中,

xj=[xj1,xj2,...,xjn]TRn  tj=[tj1,tj2,...,tjm]TRm
对于一个有L个隐层节点的单隐层神经网络可以表示为
i=1Lβig(wixj+bi)=oj,  j=1,2,...,N
其中,g(x)为激活函数,wi=[wi1,wi2,...,win]T是第i个隐层单元的输入权重,bi是第i个隐层单元的偏置,βi=[βi1,βi2,...,βim]T是第i个隐层单元的输出权重。wixj表示wixj的内积。

1.学习目标

单隐层神经网络学习的目标是使得输出的误差最小,可以表示为

j=1N||ojtj||=0
即存在wixjbi使得:
i=1Lβig(wixj+bi)=tj,  j=1,2,...,N
可以矩阵表示:
Hβ=T
其中,H是隐层节点的输出,β为输出权重,T为期望输出。
H(w1,...,wL,b1,...,bL,x1,...,xN)=g(w1x1+b1)g(w1xN+b1)g(wLx1+bL)g(wLxN+bL)N×Lβ=β1TβLTL×m T=t1TtNTN×m
为了能够训练单隐层神经网络,我们希望得到wi^bi^βi^,使得
||H(wi^,bi^)β^T||=minw,b,β||H(wi,bi)βT||
其中,i=1,2,...,L,这等价于最小化损失函数
E=j=1N||i=1Lβig(wixj+bi)tj||22

2.学习方法

传统的一些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算法,可以用来求解这样的问题,但是基本的基于梯度的学习算法需要在迭代的过程中调整所有参数。而在ELM算法中, 一旦输入权重wi和隐层的偏置bi被随机确定,隐层的输出矩阵H就被唯一确定。训练单隐层神经网络可以转化为求解一个线性系统:Hβ=T。并且输出权重可以被确定

β^=HT
其中,H是矩阵H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且可证明求得的解β^的范数是最小的并且唯一。


实现代码

代码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ws_20100/9230271

输入的训练数据,格式为一个N×(1+n)矩阵,其中每行代表一个样本(共有N行)。每行的第一个元素为该样本的“回归的期望值”或“分类的类别号”(对应于tj),后面的n个元素为该样本的输入数据(对应于xjRn)。测试数据的格式也类似。

对于回归应用,一个例子为:

[TrainingTime, TestingTime, TrainingAccuracy, TestingAccuracy] = elm('sinc_train', 'sinc_test', 0, 20, 'sig')

对于分类应用,一个例子为:

elm('diabetes_train', 'diabetes_test', 1, 20, 'sig')

这两个训练和测试集在黄广斌教授的网站上都可以下载。


参考资料:

[1] G.-B. Huang, Q.-Y. Zhu, and C.-K. Siew,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A new learning scheme of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in Proc. Int. Joint Conf. Neural Networks, July 2004, vol. 2, pp. 985–99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xuebin/p/1081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