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版本控制工具使用介绍------Windows系统下使用

Git 是用于 Linux内核开发的版本控制工具。与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 CVS, Subversion 等不同,它采用了分布式版本库的方式,不必服务器端软件支持(wingeddevil注:这得分是用什么样的服务端,使用http协议或者git协议等不太一样。并且在push和pull的时候和服务器端还是有交互的。),使源代码的发布和交流极其方便。 Git 的速度很快,这对于诸如 Linux kernel 这样的大项目来说自然很重要。 Git 最为出色的是它的合并跟踪(merge tracing)能力。

当然在windows下面我们也可以使用Git来管理我们的项目,我们可以下载msysGit安装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SYS(MSYS | MinGW) 是一个在 Windows 下的 UNIX-like 工作环境。因为 Git 里面包含很多 Shell 跟 Perl 脚本,所以它需要一个这样的环境。

早期的msysgit,安装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来使用git,但是现在msysGit 还有个叫法是 Git for Windows,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GUI或者通过命令行来使用Git。现在我们来了解在windows下面如何安装使用Git

1.首先我们到官网下载Git for windows  链接地址

2.下载Git for windows.exe 安装,安装过程一直next。

安装完成后的界面打开后的界面:

image

1.创建一个新的仓库

点击create new repository,然后弹出一个界面,我们在本地磁盘上选择一个路径作为仓库的路径。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我们已有项目的路径作为新的仓库的地址。git会将文件夹下的文件列出来

image

如果我们要将我们的文件提交到本地仓库,请注意我们git上的操作的步骤,在SVN上我们如果要提交新的文件,我们的步骤一般为:将文件Add------commit,即可。但是在Git上有一点不同,Git上面有个步骤叫做缓存(staged),假如我们需要将文件提交,需要先将文件提交至缓存(staged),最后统一commit。但是注意的是这边的commit是指提交至本地仓库,如果想提交至远程服务器(如github),我们还需要执行步骤Push。我们来看下图的Git 的GUI。

左上角的文件显示为unstaged change---未缓存的更改,说明这些文件都是新的文件

左下角显示为staged change--已缓存的更改,如果我们选择文件执行 stage changed命令,文件就会显示在左下角。

中间下面有几个命令按钮

recan:扫描文件,如果有新增的文件、或者改动的文件,执行扫描会列出到unstaged changes栏里面。

stage changed:将改动的文件或者新增的文件提交至缓存(staged)

sign off:签名,将更改署名,其作用是作为提交的信息使用

commit:将缓存文件(staged changed) 提交到本地仓库,

push:将本地仓库文件提交到服务端(github)

现在我们需要将我们的一个项目建立本地的仓库,然后同步到github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我们找到我们本地的项目的根目录,鼠标右键出现如下图,选择git gui here,选择create new repository。创建本地git库。

image

点击按钮rescan,扫描本地仓库文件,然后点击 stage changed--将文件提交缓存。然后在文本框添加注释,然后点击commit,将文件提交到本地库。

image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本地的仓库了。如果我们需要将本地仓库文件同步到github上,我们需要点击菜单栏---remote---add。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需要将我们本地的项目同步到github的哪个仓库。

name:github上的仓库名

location:github仓库的地址

选项:

fetch immendiately:从github仓库里同步到本地仓库

Initialize remote repository and push:将本地仓库同步到github仓库

我们选择第一项,将本地代码同步到github上。

我们登录到我们的github上,新建一个仓库,找到我们仓库的地址。以及我们github的账号名。

image

填入我们github上的账号名称及仓库地址。

image

然后点击 push按钮。

image

image

然后我们到我们的github上查看我们的仓库,我们发现已经将本地仓库同步上来了

imag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yuqing/p/614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