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2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2

第二次主要阅读了第二篇的架构,阅读了瞬时响应,网站的高性能,万无一失,网站的高可用架构,永无止境,网站的伸缩性架构。

网站性能是客观的指标,可以具体体现到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技术指标,同时也是主观的感受,而感受则是一种与具体参与者相关的微妙的东西,用户的感受和工程师的感受不同,不同的用户感受也不同。网站性能测试是性能优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性能优化结果的检查和度量标准。不同视角下的网站性能有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优化手段。对于一些软件工程师来说,说到网站性能的时候,通常和用户说的不一样。开发人员关注的主要是应用程序本身及其相关子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延迟,系统吞吐量,并发处理能力,系统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主要的优化手段有使用缓存加速数据读取,使用集群提高吞吐能力,使用异步消息加快请求响应及实现削峰,使用代码优化手段改善程序性能。运维人员更关注基础设施性能和资源利用率,如网络运营商的带宽能力,服务器硬件的配置,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服务器和网络带宽的资源利用率等。主要优化手段有建设优化骨干网,使用高性价比定制服务器,利用虚拟化技术优化资源等。对于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请求的数目,这个数字也反映了系统的负载特性,对于网站而言,并发数即网站并发用户数,指同时提交请求的用户数目。与网站并发用户相对应的还有网站在线用户数,当前登录网站的用户总数和网站系统用户数,可能访问系统的总用户数,对多数网站而言就是注册用户数,其数量比较关系为:网站系统用户数大于网站在线用户数大于网站并发用户数。在网站产品设计初期,产品经理和经营人员就需要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站系统用户数,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营手段,推算在线用户数和并发用户数。这些指标将成为系统非功能设计的重要依据。现实中,经常看到某些网站,特别是电商类网站,市场推广人员兴致勃勃地打广告打折促销,用户便兴致勃勃的去抢购,结果活动刚一开始,就因为并发用户数超过网站最大负载而响应缓慢,急性子的用户不停刷新浏览器,导致系统并发数更高,最后以服务器系统崩溃,用户浏览器显示而告终。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网站技术准备不充分导致,也有可能是运营人员错误的评估并发用户数导致。

回顾网站架构发展历程,网站架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向网站添加服务器的历史。只要工程师能向网站的服务器集群中添加新的机器.  只要新添加的服务器能线性提高网站的整体服务处理能力,网站就无需为不断增长的用户和访问而焦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pengpengpeng/p/639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