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办事较复杂的例子,如办房产证或注册一家公司,有时要同多个部门联系,这时要是有一个综合部门能解决一切手续问题就好了。

软件设计也是这样,当一个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子系统会越来越多,客户对系统的访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如果系统内部发生改变,客户端也要跟着改变,这违背了“开闭原则”,也违背了“迪米特法则”,所以有必要为多个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度,这就是外观模式的目标。

一、定义与特点

外观(Facade)模式又叫作门面模式,是一种通过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而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的模式。该模式对外有一个统一接口,外部应用程序不用关心内部子系统的具体细节,这样会大大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在日常编码工作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大量使用外观模式。只要是高层模块需要调度多个子系统(2 个以上的类对象),我们都会自觉地创建一个新的类封装这些子系统,提供精简的接口,让高层模块可以更加容易地间接调用这些子系统的功能。尤其是现阶段各种第三方 SDK、开源类库,很大概率都会使用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是“迪米特法则”的典型应用,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 降低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耦合度,使得子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调用它的客户类。
  • 对客户屏蔽了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
  • 降低了大型软件系统中的编译依赖性,简化了系统在不同平台之间的移植过程,因为编译一个子系统不会影响其他的子系统,也不会影响外观对象。

外观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 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很容易带来未知风险。
  • 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二、结构与实现

外观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它包含了对各个子系统的引用,客户端可以通过它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现在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外观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子系统(Sub System)角色: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客户可以通过外观角色访问它。
  • 外观(Facade)角色:为多个子系统对外提供一个共同的接口。
  • 客户(Client)角色:通过一个外观角色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外观模式的结构图


外观模式的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子系统角色1
class SubSystem01 {
public:
    void method1() {
        cout << "子系统01的method1()被调用!" << endl;
    }
};

// 子系统角色2
class SubSystem02 {
public:
    void method2() {
        cout << "子系统02的method2()被调用!" << endl;
    }
};

// 子系统角色3
class SubSystem03 {
public:
    void method3() {
        cout << "子系统03的method3()被调用!" << endl;
    }
};

// 外观角色
class Facade {
public:
    void method() {
        obj1->method1();
        obj2->method2();
        obj3->method3();
    }

private:
    SubSystem01 *obj1 = new SubSystem01();
    SubSystem02 *obj2 = new SubSystem02();
    SubSystem03 *obj3 = new SubSystem03();
};

int main()
{
    // 模拟客户角色
    Facade *f = new Facade();
    f->method();

    return 0;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子系统01的method1()被调用!
子系统02的method2()被调用!
子系统03的method3()被调用!

三、应用实例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时,都需要做三件事:

  • 打开浏览器
  • 打开 IDE
  • 打开微信

每天下班时,关机前需要做三件事:

  • 关闭浏览器
  • 关闭 IDE
  • 关闭微信

用程序模拟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子系统角色:浏览器类
class Browser {
public:
    static void open() {
        cout << "打开浏览器" << endl;
    }

    static void close() {
        cout << "关闭浏览器" << endl;
    }
};

// 子系统角色:IDE类
class IDE {
public:
    static void open() {
        cout << "打开IDE" << endl;
    }

    static void close() {
        cout << "关闭IDE" << endl;
    }
};

// 子系统角色:Wechat类
class Wechat {
public:
    static void open() {
        cout << "打开Wechat" << endl;
    }

    static void close() {
        cout << "关闭Wechat" << endl;
    }
};

int main()
{
    // 客户端调用
    cout <<"上班:" << endl;
    Browser::open();
    IDE::open();
    Wechat::open();

    cout <<"
下班:" << endl;
    Browser::close();
    IDE::close();
    Wechat::close();

    return 0;
}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上班:
打开浏览器
打开 IDE
打开微信

下班:
关闭浏览器
关闭 IDE
关闭微信

由于我们每天都要做这几件事,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外观模式,将这几个子系统封装起来,提供更简洁的接口:

// 外观角色
class Facade {
public:
    void open() {
        Browser::open();
        IDE::open();
        Wechat::open();
    }

    void close() {
        Browser::close();
        IDE::close();
        Wechat::close();
    }
};

客户端就可以简化代码,只和这个外观类打交道:

int main()
{
    // 客户端调用
    cout <<"上班:" << endl;
    Facade *facade = new Facade();
    facade->open();

    cout <<"
下班:" << endl;
    facade->close();

    return 0;
}

运行程序,输出与之前一样。

外观模式就是这么简单,它使得两种不同的类不用直接交互,而是通过一个中间件——也就是外观类——间接交互。外观类中只需要暴露简洁的接口,隐藏内部的细节,所以说白了就是封装的思想。

外观模式非常常用,(当然了!写代码哪有不封装的!)尤其是在第三方库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提供尽量简洁的接口供别人调用。另外,在 MVC 架构中,C 层(Controller)就可以看作是外观类,Model 和 View 层通过 Controller 交互,减少了耦合。


参考:

知乎 - 如何学习设计模式? 热门回答

外观模式(Facade模式)详解

菜鸟教程 - 设计模式篇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uxAndMcu/p/1365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