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拦截器

拦截器能够在动作运行之前或之后运行附加的动作。

常见的应用有身份验证、日志记录等。


默认拦截器定义在struts-default包中。当中有几个重要的拦截器:

  • params。它的作用是将请求中的数据映射到动作JavaBean中。
  • static-params。它的作用是将action配置中的參数传递给Action。它比ParametersInterceptor优先运行,因此能够用于实现參数的默认值。
  • workflow。作用是验证。它的作用是调用action中的validate等方法,假设验证失败,就停止运行。
  • validation。

    作用是验证。与workflow不同的是,它通过Annotation的方式进行验证,无须编写验证代码。

  • prepare。用来调用prepareInput、prepareUpdate等方法。

  • token。用于防止表单反复提交。它是一个表单的隐藏域,用<s:token/>实现。
  • servletConfig。将servlet中的session、request、application等传递给Action。

    Action须要实现SessionAware、RequestAware等接口才干接收到Servlet对象。


对于每一个拦截器,每次请求intercept仅仅会被调用一次。intercept一般都会调用invoke方法,它的作用是运行下一个拦截器,假设没有下一个拦截器,那么会运行Action中的代码。

以下是一个拦截器的样例。注意它在动作运行前和运行后都添加了额外的操作。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k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invoke");
    String result = invoker.invoke();
    System.out.println("After invoke");
}


所以拦截器的工作流程是这种:首先框架调用第一个拦截器。第一个拦截器通过invoke方法调用第二个拦截器,第二个拦截器也是通过同一个invoke方法调用第三个拦截器,这样一条非常长的调用链下来,直到拦截器调用完毕为止。最后运行Action中的代码。


invoke方法,第一次调用的时候会运行第一个拦截器,第二次调用运行第二个拦截器……最后一次调用运行Action中的代码。

它的返回值含义是视图名称。所以在拦截器中能够取代Action提前返回视图名称。


拦截器的配置。在struts.xml文件里,拦截器的配置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声明拦截器、定义拦截器栈。

声明拦截器的代码示比例如以下。一个包中仅仅能有一个interceptors标签。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params" class="ParametersInterceptor"/>
  <interceptor name="timer" class="TimerInterceptor"/>
</interceptors>

这样拦截器就声明好了。接下来定义拦截器栈。在引用拦截器的时候能够传入參数。

<interceptor-stack name="default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params"/>
  <interceptor-ref name="workflow">
    <param name="execludeMethod>input,back,cancel</param>
  </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stack>

<default-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


给动作指定拦截器。须要注意的是,仅仅要指定了不论什么一个拦截器。那么默认的拦截器就不会运行。

<action name="MyAction" class="com.test.MyAction">
  <interceptor-ref name="timer"/>
  <interceptor-ref name="logger"/>
  <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
  <result>success.jsp</result>
</actio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guangsunls/p/721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