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懂“箭头函数”了么?

文章目录

  1. 1. 从改造开始
  2. 2. 关于解构
  3. 3. 说说案例
    1. 3.1. 回调函数
    2. 3.2. rest参数结合

ES6 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如果了解 Java 的 Lambda 表达式,回过头来理解 ES6 的箭头函数,就非常好理解了。

参考之前分享的《Java8 特性详解(一) Lambda》的讲解流程,我们在看下 ES6 的内容吧。

从改造开始

首先,我们从一个例子开始,在 ES5 中,我们一般是这么书写的。

  1. var sum1 = function(num1, num2) {
  2. return num1 + num2;
  3. };

那么,改造成箭头函数,它是什么样子呢?

  1. var sum2 = (num1, num2) => { return num1 + num2;};

小括号内的参数列表和花括号内的代码被 => 分隔开了。这个就是箭头函数的魅力,箭头函数使得表达更加简洁,从而简化了我们的代码。

如果一个表达式的代码块, 只是 return 后面跟一个表达式,那么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1. var sum3 = (num1, num2) => num1 + num2;

如果某个方法只含有一个参数。

  1. console.info("=> ES5 写法");
  2. var curf1 = function(v) {
  3. return v;
  4. };

我们甚至可以省略小括号。

  1. console.info("=> ES6 写法");
  2. var curf2 = v => v;

如果某个方法没有参数。

  1. console.info("=> ES5 写法");
  2. var f1 = function() {
  3. return "梁桂钊";
  4. };

我们仍可以提供一对空的小括号,如同不含参数的方法。

  1. console.info("=> ES6 写法");
  2. var f2 = () => "梁桂钊";

这里,补充一个例外,如果箭头函数直接返回一个对象,必须在对象外面加上括号。

  1. console.info("=> ES5 写法");
  2. var f3 = function() {
  3. return {
  4. real_name: "梁桂钊",
  5. nick_name: "LiangGzone"
  6. }
  7. };
  8. console.log(f3());
  9.  
  10. console.info("=> ES6 写法");
  11. var f4 = () => ({real_name: "梁桂钊",nick_name: "LiangGzone"});
  12. console.log(f4());

关于解构

我们还可以使用到 ES6 解构赋值特性。ES5 写法,之前是这样的。

  1. var f5 = function(person) {
  2. return person.first + ' ' + person.last;
  3. }

使用到 ES6 解构赋值特性后,就更加好理解了。

  1. const f6 = ({ first, last }) => first + ' ' + last;

说说案例

列举两个摘自阮一峰的《ECMAScript 6 入门》的案例。

回调函数

我们经常使用回调函数,之前的常规的做法。

  1. console.info("=> ES5 写法");
  2. var x1 = [1,2,3].map(function (x) {
  3. return x * x;
  4. });
  5. console.info(x1);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进行改造。

  1. console.info("=> ES6 写法");
  2. var x2 = [1,2,3].map(x => x * x);
  3. console.info(x2);

rest参数结合

没有使用箭头函数,之前,我们的代码可能长这样子。

  1. console.info("=> ES5 写法");
  2. var x3 = function(...nums){
  3. return nums;
  4. }
  5. console.info(x3(512, 1024));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进行改造。

  1. console.info("=> ES6 写法");
  2. var x4 = (...nums) => nums;
  3. console.info(x4(512, 1024));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bin-1/p/599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