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_04:GO语言基础条件、跳转、Array和Slice

1. 判断语句if

  1. 条件表达式没有括号(这点其他语言转过来的需要注意)

  2. 支持一个初始化表达式(可以是并行方式,即:a, b, c := 1, 2, 3)

  3. 左大括号必须和条件语句或 else 在同一行

  4. 支持单行模式

  5. 初始化语句中的变量为 block 级别,同时隐藏外部同名变量

有关 if 语句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a := true
    if a, b, c := 1, 2, 3; a + b + c > 6 {
        fmt.Println("大于6")
    } else {
        fmt.Println("小于等于6")
        fmt.Println(a)
    }
    fmt.Println(a)
   
    if 7 % 2 == 0 {
        fmt.Println("7 is even")
  } else {
        fmt.Println("7 is odd")
  }
}

运行打印结果如下所示:

小于等于6
1
true
7 is odd

if 判断语句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相关的语法结构以及上一节讲到的相关基础知识,应用 if 语句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2. 循环语句 for

  1. Go 只有 for 一个循环语句关键字,但是它支持3中形式

  2. 初始化和步进表达式可以是多个值

  3. 条件语句每次循环都会被重新检查,因此不建议在条件语句中使用函数,尽量提前计算好条件并以变量或常量代替

  4. 左大括号必须和条件语句在同一行

package main

import (
    std "fmt"
)

func main() {
    /**
    以下演示for的3种表现形式
     */
    i := 1
    for i <= 3 {    // 类似于java中的:while(i <= 3){}
        std.Println(i)
        i = i + 1
    }

    for {        // 类似于java中的:while(true){}
        std.Println("while loop")
        break
    }

    for n := 0; n <= 5; n++ {  // 类似于java中的:for (int n = 0; n <= 5; n++) {}
        if n % 2 == 0 {
            continue
        }
        std.Println(n)
    }
}

以上代码打印结果如下所示:

1
2
3
while loop
1
3
5

3. 选择语句 switch

  1.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或表达式作为条件语句

  2. 不需要写break,一旦条件符合自动终止

  3. 如果希望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需使用 fallthrough 语句

  4. 支持一个初始化表达式(可以是并行方式),右侧需要跟分号,和 if 条件表达式一样

  5. 左大括号必须和条件语句在同一行

 1 package main
 2 
 3 import (
 4     std "fmt"
 5     "time"
 6 )
 7 
 8 func main() {
 9     i := 2
10     std.Println("Write number ", i, " as ")
11     switch i {    // 基本switch使用
12     case 1:
13         std.Println("one")
14     case 2:
15         std.Println("two")
16     case 3:
17         std.Println("three")
18     default:
19         std.Println("ohter")
20     }
21 
22     switch time.Now().Weekday() {    // 条件表达式作为判断条件
23     case time.Saturday, time.Sunday:
24         std.Println("It's the weekend")
25     default:
26         std.Println("It's a weekday")
27     }
28 
29     t := time.Now()
30     switch {            // 没有判断语句则和 if/else 效果一样
31     case t.Hour() < 12:
32         std.Println("It's before noon")
33     default:
34         std.Println("It's after noon")
35     }
36 
37     a := 1
38     switch {
39     case a >= 0:
40         std.Println("a >= 0")
41         fallthrough        // 这里不加的话,只会打印 a >= 0,不会向下执行了
42     case a >= 1:
43         std.Println("a >= 1")
44     }
45 }

以上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Write number  2  as 
two
It's a weekday
It's after noon
a >= 0
a >= 1

4. 跳转语句 goto、break、continue

  1. 三个语法都可以配合标签使用

  2. 标签名区分大小写,若不使用会造成编译错误

  3. break 与 continue 配合标签可用于多层循环的跳出

  4. goto 是调整执行位置,与其他 2 个语句配合标签的结果并不相同

 1 package main
 2 
 3 import std "fmt"
 4 
 5 func main() {
 6     LABEL_BREAK:
 7     for {
 8         for i := 0; i < 10; i++ {
 9             if i > 2 {
10                 break LABEL_BREAK    // 结束循环到指定目标位置
11             } else {
12                 std.Println("break number is : ", i)
13             }
14         }
15     }
16     
17     LABEL_CONTINUE:
18     for i := 0; i < 10; i++ {
19         for {
20             std.Println(i)
21             continue LABEL_CONTINUE        // 结束当前循环层到指定目标位置重新开始
22         }
23     }
24 
25     // LABEL_GOTO  如果goto跳转目标放在这里,则形成了死循环
26     for {
27         for i := 0; i < 10; i++ {
28             if i > 2 {
29                 goto LABEL_GOTO        // 跳转到指定目标,从指定目标后开始继续执行
30             } else {
31                 std.Println("goto number is : ", i)
32             }
33         }
34     }
35     LABEL_GOTO:
36 } 

以上代码打印结果如下:

break number is :  0
break number is :  1
break number is :  2
0
1
2
3
4
5
6
7
8
9
goto number is :  0
goto number is :  1
goto number is :  2

 5. 数组 Array

  1.  定义数组的格式:var name [num]type  -->  var a [10]int  (定义1个长度为10类型为int的数组,数组名为 a)

  2. 数组长度也是类型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不同长度的数组为不同的类型,这点很重要

  3. 数组再 Go 中为值类型,故数组之间可以使用 ==、!= 进行比较,但不可以使用 <、> 进行判断

  4. 可以使用 new 来创建数组,此方法返回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

  5. Go 支持多维数组,但是就和其他语言一样,不推荐使用

针对数组的基本应用案例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a [5]int        // 以为数组的基本应用
    fmt.Println("emp:", a)

    a[4] = 100
    fmt.Println("set:", a)
    fmt.Println("get:", a[4])

    fmt.Println("len:", len(a))

    b := [5]int{1, 2, 3, 4, 5}    // 数组初始化并赋值
    fmt.Println("arrayB:", b)

    var twoD [2][3]int    // 二维数组的应用
    for i := 0; i < 2; i++ {
        for j := 0; j < 3; j++ {
            twoD[i][j] = i + j
        }
    }
    fmt.Println("twoD:", twoD)
}

以上代码打印结果如下所示:

emp: [0 0 0 0 0]
set: [0 0 0 0 100]
get: 100
len: 5
arrayB: [1 2 3 4 5]
twoD: [[0 1 2] [1 2 3]]

 那么,这里使用数组采用冒泡排序方式实现对一组数排序功能,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 未排序数组,此处使用的变长数组其长度决定于你传入数据的多少
    sort := [...]int{1, 7, 4, 2, 5}
    fmt.Println(sort)

    // 冒泡排序,由大到小
    num := len(sort)
    for i := 0; i < num; i++ {
        for j := i + 1; j < num; j++ {
            // 比较大小
            if sort[i] < sort[j] {
                temp := sort[i]
                sort[i] = sort[j]
                sort[j] = temp
            }
        }
    }

    fmt.Println(sort)
}

以上代码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9 7 4 3 2]

6. 切片 Slice

  1. 其本身并不是数组,它指向底层的数组

  2. 作为变长数组的替代方案,可以关联底层数组的局部或全部

  3. slice 类型为引用类型

  4. 可以直接创建或从底层数组获取生存

  5. 使用 len() 获取元素个数,cap() 获取容量

  6. 一般使用 make() 创建

  7. 如果多个 slice 指向相同底层数组,其中一个的值改变会影响全部

  8. make([]T, len, cap)  其中 cap 可以省略,则和 len 的值相同,len 表示元素的个数,cap 表示当前最大可以存放的容量

 1 package main
 2 
 3 import "fmt"
 4 
 5 func main() {
 6     // 创建长度为3,容量为3的切片,容量不设置默认为与len相同
 7     s := make([]string, 3)
 8     fmt.Println(s)
 9 
10     // 通过操作切片对数组进行赋值
11     s[0] = "a"
12     s[1] = "b"
13     s[2] = "c"
14     fmt.Println("set:", s)
15     fmt.Println("get:", s[2])
16 
17     fmt.Println("len:", len(s), ", cap:", cap(s))
18 
19     // 创建长度为3容量为10类型为int对切片,当放置元素超过10底层会自动翻倍到容量为20,再超再翻倍为49,如此类推
20     s1 := make([]int, 3, 10)
21     fmt.Println("len:", len(s1), ", cap:", cap(s1))
22 
23     s1 = append(s1, 9, 7, 5)
24     fmt.Println("append:", s1)
25     fmt.Println("len:", len(s1), ", cap:", cap(s1))
26 
27     // 实现切片等拷贝
28     c := make([]int, len(s1))
29     copy(c, s1)
30     fmt.Println("copy:", c)
31 
32     // 实现切片上等再切片,类似与python中等截取
33     l := s1[2:5]  // 范围为:[2, 5) 即前闭后开
34     fmt.Println("slice[2:5]:", l)
35 
36     l = s1[:5]    // 范围为:[0, 5)
37     fmt.Println("slice[:5]:", l)
38 
39     l = s1[2:]    // 范围为:[2, len(s1))
40     fmt.Println("slice[2:]:", l)
41 
42     // 也可以初始化切片时直接赋初始值
43     t := []string{"a", "b", "g", "h", "l"}
44     fmt.Println("init slice:", t)
45 
46     // 切片还可以存放不同长度等组合
47     twoD := make([][]int, 3)
48     for i := 0; i < 3; i++ {
49         innerLen := i + 1
50         twoD[i] = make([]int, innerLen)
51         // 为内部数据进行赋值
52         for j := 0; j < innerLen; j++ {
53             twoD[i][j] = i + j
54         }
55     }
56     fmt.Println("towD:", twoD)
57 }

以上代码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  ]
set: [a b c]
get: c
len: 3 , cap: 3
len: 3 , cap: 10
append: [0 0 0 9 7 5]
len: 6 , cap: 10
copy: [0 0 0 9 7 5]
slice[2:5]: [0 9 7]
slice[:5]: [0 0 0 9 7]
slice[2:]: [0 9 7 5]
init slice: [a b g h l]
towD: [[0] [1 2] [2 3 4]]

以上切片代码,其实可以用下面这张图片解释 Slice 与底层数组的对应关系:

  

  切片概念很重要,对后续很多程序都有很大的用处,这里真对切片中几个重要的概念再着重提一下:

  reslice(如上图中的 Slice_a 和 Slice_b)

    1. reslice 时索引以被 slice 的切片为准

    2. 索引不可以超过被 slice 的切片的容量 cap() 值

    3. 索引越界不会导致底层数组的重新分配而是引发错误

    说明:这里说的 reslice 代表当前切片是基于数组或 slice 截取生成的,即是它们其中的一部分

  append

    1. 可以在 slice 尾部增加元素

    2. 可以将一个 slice 追加在另外一个 slice 尾部

    3. 如果最终长度未超过追加到 slice 的容量则返回原是 slice

    4. 如果超过追加到的 slice 的容量则将重新分配数组并拷贝原始数据

  copy

    1. coyp(dest, source) 两个参数代表将第二个参数代表的切片拷贝给第一个参数代表的切片

 小总结:Array 与 Slice 之间的区别

 数组Array所有使用案例如下:

var m [3]int               // 定义了一个长度为3的int数组,元素值都为0
m:= [3]int{}              // 声明了一个长度为3的int数组,元素值都为0
a := [3]int{1, 2, 3}     // 声明了一个长度为3的int数组
b := [10]int{1, 2, 3}    // 声明了一个长度为10的int数组,其中前三个元素初始化为1、2、3,其它默认为0
c := [...]int{4, 5, 6}    // 可以省略长度而采用 "..." 的方式,Go会自动根据元素个数来计算长度    

  切片Slice所有使用案例如下:

var m []int        // 声明了一个指向底层数组的切片
m:= []int{}        // 声明了一个指向底层数组的切片
a := array[2:5]    // a指向数组的第3个元素开始,并到第五个元素结束的切片
b := array[:5]    // b指向数组的第0个元素开始,并到第五个元素结束的切片
c := array[2:]     // c指向数组的第2个元素开始,并到最后一个元素结束的切片
d := b[3:]       // d指向切片的第3个元素开始,并到最后一个元素结束的切片(即可以切片嵌套)

  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声明数组时,方括号内写明了数组的长度或使用...自动计算长度,而声明 slice时,方括号内没有任何字符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ang1101/p/660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