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

"""
我是多行注释
注释1
注释2
"""

#我是单行注释

1、安装多版本的解释器

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z4y1Q7bZ

启动命令行界面:win + r

2、运行python程序的两种方式

交互式
特点:敲一行代码回车会立刻执行,立即看到执行结果,退出,代码不保存
用途: 用于调试程序

脚本的方式
把程序写到文件中永久保存
特点:永久保存代码

python3
D:a.txt

3.运行python程序的三个步骤

1、先启动python解释器
2、python解释器会将a.txt的内容读入内存
3、python解释器开始解释执行读入内存的内容,开始识别python语法

1.什么是变量

变量就是记录事物的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2.为什么要有变量

变量是为了控制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去记忆下事物的状态,并且记录的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变量其实是一种控制计算机把数据存起来的机制,存到内存中。

3.如何用变量

1原则:先定义后引用

name = "egon"
age = 18
salary = 3.1
height = 1.81
weight = 70
print(name)
print(age)
print(salary)
print(height)
print(weight)
print(weight  语法错误

name = "egon"

name 逻辑错误 没有语法错误

2.变量名的三大组成部分:

变量名:相当于门牌号,用来访问/引用值
=赋值符号:是把变量值的内存地址绑定给变量名
变量值:就是我们记录的状态,也就是程序中的数据

3.变量名的命名规则

变量名只能是字母 数字 下划线的任意组合

age_of_egon = 18
age1 = 19
age2 = 20
_=13
_a=14

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1age = 18 语法错误

123 = 18 语法错误

不能使用关键字

print = 123  语法错误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变量名的命名原则:变量名应该见名知意

age = 19
level = 19
print(age)
print(level)

变量名的命名风格:变量名推荐使用风格II

I:驼峰体
AgeOfEgonBaby = 18
II:纯小写加下划线
age_of_egon = 18

引用变量值

xxx 没有语法错误
变量名在等号的左边,代表的是赋值操作
变量名只要不在等号的左边,代表的是取值操作

age = 18
print(age+1)
res = age+1
print(res)

变量值有二大特征

id号,又称之为身份,id反应的是内存地址,id相同内存地址相同

age = 18
print(id(age))

type
变量值的类型
例1:

x = 10
y=x
print(id(x))
print(id(y))

例2:

x = 1111
y = 2222

print(x is y)

is 判断的是id是否相等

==判断的是值是否相等

name1 ="egon"
name2 = "egon"
print(name1 == name2)

ps:id相同,值一定相等
id不同,代表的内存空间不同,值有可能相等

Python 3.8.3 (v3.8.3:6f8c8320e9, May 13 2020, 16:29:34)
[Clang 6.0 (clang-600.0.57)] on darwin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x=257
>>>y=257
>>>id(x)

常量

什么是常量?

常量指的是程序运行过程中不会改变的量

为什么要有常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有些值是固定的,不应该被改变,比如圆周率3.141592653....

怎么使用常量?

在python中没有一个专门的语法定义常量,约定俗成是用全部的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常量。
例如:PI = 3.14159。所以单从语法层面来讲,常量的使用与变量完全一致。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gh8023/p/1325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