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32】 |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通过用规划过程预防缺陷,或者在执行阶段对正在进行的工作检查出缺陷,来保证质量的确定性,实施质量保证是一个执行过程。

1、质量保证(QA):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主要作用是促进质量过程改进。旨在建立对未来输出或未完输出将在完工时满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的信心。

质量保证分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是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的控制。

实施质量保证过程也为持续过程改进创造条件。持续过程改进是指不断地改进所有过程的质量。通过持续过程改进,可以减少浪费,消除非增值活动,使各过程在更高的效率与效果水平上运行。

2、实施质量保证的ITO:

①  质量审计:对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评审。详见后述。

②  过程分析:对质量过程进行分析和识别所需的改进。详见后述。

3、质量审计又称为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是对具体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的评审。质量审计的目标:

(1)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2)识别全部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

(3)分享所在组织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4)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5)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的累积作出贡献

质量审计可以事先安排,也可以随机进行。在具体领域中有专长的内部审计师或第三方组织都可以实施质量审计。质量审计还可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包括更新、纠正措施、缺陷补救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4、过程分析是指按照过程改进计划中概括的步骤来识别所需的改进。它也要检查在过程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现的非增值活动,探究根本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的一种具体技术。

在项目管理中,质量保证所开展的预防和检查,应该对项目有明显的影响。质量保证工作属于质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如果发现质量缺陷,而这些缺陷的解决对项目有影响,就需要纳入整体项目变更控制过程中。下文将进一步描述质量控制环节。

官网:http://www.lenbor.co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nbor/p/1302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