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基本操作

git基本操作:

  Git 的工作就是创建和保存你项目的快照及与之后的快照进行对比。

  获取与创建新项目命令:

  git init:

  用 git init 在目录中创建新的 Git 仓库。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目录中这么做,完全是本地化的。 在目录中执行 git init,就可以创建一个 Git 仓库了。

1 $ mkdir test
2 $ cd test/
3 $ git init

  现在你可以看到在你的项目中生成了 .git 这个子目录。 这就是你的 Git 仓库了,所有有关此项目的快照数据都存放在这里。

1 ls -a
2 .    ..    .git

  git clone:

  使用 git clone 拷贝一个 Git 仓库到本地,让自己能够查看该项目,或者进行修改。如果你需要与他人合作一个项目,或者想要复制一个项目,看看代码,你就可以克隆那个项目。 执行命令:  

1  git clone [url]

  [url] 为你想要复制的项目,一般在github的远程仓库中就可以查看到。

  默认情况下,Git 会按照你提供的 URL 所指示的项目的名称创建你的本地项目目录。 通常就是该 URL 最后一个 / 之后的项目名称。如果你想要一个不一样的名字, 你可以在该命令后加上你想要的名称。

  git add:

  git add 命令可将该文件添加到缓存,也就是索引区,如我们添加以下两个文件:

$ touch README
$ touch hello.java
$ ls
README        hello.java
$ git status -s
?? README
?? hello.java

  接下来我们执行 git add 命令来添加文件:

1 $ git add README hello.java

  另外,也可以使用git add .来添加所有新增或者改动的文件。

  git status 命令用于查看项目的当前状态。

  现在我们再执行 git status,就可以看到这两个文件已经加上去了。

1 $ git status -s
2 A  README
3 A  hello.java

  如果我们修改 README 文件,再次执行git status -s命令。

1 $ git status -s
2 AM README
3 A  hello.java

  "AM" 状态的意思是,这个文件在我们将它添加到缓存之后又有改动。改动后我们在执行 git add 命令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git status:

  git status 以查看在你上次提交之后是否有修改。演示该命令的时候加了 -s 参数,以获得简短的结果输出。如果没加该参数会详细输出内容:

    git diff:

  执行 git diff 来查看执行 git status 的结果的详细信息。git diff 命令显示已写入缓存与已修改但尚未写入缓存的改动的区别。git diff 有两个主要的应用场景。

  • 尚未缓存的改动:git diff
  • 查看已缓存的改动: git diff --cached
  • 查看已缓存的与未缓存的所有改动:git diff HEAD
  • 显示摘要而非整个 diff:git diff --stat

  git commit:

  使用 git add 命令将想要快照的内容写入缓存区, 而执行 git commit 将缓存区内容添加到仓库中。  

1 $ git commit -m '第一次版本提交'

  如果你觉得 git add 提交缓存的流程太过繁琐,Git 也允许你用 -a 选项跳过这一步。命令格式如下:

1 git commit -a

  先修改hello.java文件,然后再进行提交。

1 git commit -am '修改 hello.java 文件'

  git reset HEAD:

  git reset HEAD 命令用于取消已缓存的内容。

  执行 git reset HEAD 以取消之前 git add 添加,但不希望包含在下一提交快照中的缓存。另外,也可在命令后面加上要取消的文件名称,就可以取消制定的文件。

  git rm:

  git rm 会将条目从缓存区中移除。这与 git reset HEAD 将条目取消缓存是有区别的。 "取消缓存"的意思就是将缓存区恢复为我们做出修改之前的样子。默认情况下,git rm file 会将文件从缓存区和你的硬盘中(工作目录)删除。如果你要在工作目录中留着该文件,可以使用 git rm --cached。

  git mv:

  重命名磁盘上的文件,然后再执行 git add 把新文件添加到缓存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cngu/p/565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