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6.13

【6.13】《学会提问-1章学会提好问题-上》
目的:读这本书本着增加自己的互动感,提高自己提问题、提好问题能力提升的目的,期望完结后,收货满满。
笔记思考:1、要想提好问题需要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何为批判性思维呢?①有意识: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②能力:恰如其分的提问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意愿/愿望:积极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愿望;2、海绵式和淘金式思维方式的互补:有条理的海绵式吸收很多知识作为基础,再淘金式提出一些问题,与作者“互动”。对于我更应该去培养淘金式的思维。

【6.14】《学会提问-1章学会提好问题-中》
1、强势批判性思维和弱势批判性思维的区别:弱势的是维护自己的观点,批判别人,强势需要用关键问题一视同仁的质疑一切主张,包括自己的主张;
2、我所能理解的本章列举的关键问题:①论题和结论是什么②理由;③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④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⑤证据的效力如何;⑥有无替代原因;⑦数据是否欺骗性;⑧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⑨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6.21】《学会提问-1章学会提好问题-下》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①自主性:我们除了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要自主的去接触其他人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②好奇心:我们需要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的提问。③谦恭有礼: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理由和结论的结合支撑起一个论证的过程;请营造交流会话的友好氛围:让讲道理的人可以体面又大方地表达异见;

【6.25】《学会提问-2章-论题和结论是什么》本章看完要要形成以下意识:①阅读的过程中理清论题和结论,明确是描述性论题,还是规定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规定性问题-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②自己写文章时要明确自己的论题和结论,写之前尽可能将论题范围缩小,不要贪多;③找结论的方法:通过论题找;提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告诉我们等等;开头结尾的位置;注意交流的语境和坐车的背景;

 【6.26】《学会提问-3章-理由是什么》本章看完要培养自己在阅读时,找到文章的论题、结论、理由-支撑理由(或有嵌套);理由是指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理由+结论=论证;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现有理由,后有结论,请避免逆向逻辑和反向推理。

【6.27】《学会提问-4章-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本章我们来将论证结构图放到更清晰的焦点下细细审视;主要体现在:①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我们要保证批判思考前是理解;②找准关键词,可以通过反串来找到重要又有歧义的词;③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别被情感刺激忽略其本身的含义;④想要说服你的人,有义务为你解释清楚;⑤自己写作时要避免-歧义词语,以为大家理解的和你想的一样;

【7.6】《学会提问-6章-推理中有没有谬误》本章讲解了推理中的各类谬误,我们不能穷举所有的谬误类型,但是前期可以列出来自己的谬误清单,增加自己的对谬误的敏感度;①分析的步骤:论题-结论-理由-理由中存在的谬误;②谬误常见的出现形态:对人不对事儿、使用滑坡推理方式、表现出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趋势、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不恰当的诉诸公众意见、诉诸可疑权威、诉诸情感、攻击稻草人、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通过恶语中伤来解释、将注意力从论题上移开、通过光环效应让读者分神、循环论证、介绍另一个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谬误清单❀❀❀

1)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2)滑坡谬误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 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3)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指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 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4)偷换概念谬误指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 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5)诉诸公众谬误指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来竭力证明 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 接受的。 [3]诉诸可疑权威谬误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这一 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6)诉诸感情谬误指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 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 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5]稻草人谬误指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 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7)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指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 种解决方案。
8)乱扣帽子谬误指错误地假设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 称,你也就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一事件
9)光环效应谬误指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使我 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
10)转移话题谬误指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 上面转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 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①甲主题正被讨论;②乙主题被介绍进 来,好像和甲主题有关,实际上并不相干;③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11)循环论证谬误指在推理过程中已然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12)以偏概全谬误指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 个群体的结论

13)强求确定性谬误指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 被抛弃

14)错误类比谬误指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相关的不同 点。

15)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指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具有因果关系 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 作

16)因果混淆谬误指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可 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17)忽略常见原因谬误指认不出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常见的第 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18)事后归因谬误指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所造成的,仅仅因为乙 在时间上紧随在甲之后。

【7.8】《学会提问-7章-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本章讲解了我们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证据时,应该从哪些角度思考,这些证据是否具有较高的额效力,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点。①直觉最大的问题是其私密性,别人无法判断他的可靠性,建议查明那些依赖于直觉的断言有没有其他证据证明;②个人经历: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就不足以构成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谬误;③典型案例:很有说服力,尤其是诉诸情感的案例,很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结与其作为证据的价值,但记得问自己一下“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④当事人证词:通常用处并不大,可能存在一下问题:有选择性的提供信息、提供内容与个人兴趣关联、个人情绪问题;⑤专家证词: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这个专家?专家所处的渠道是否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事实;

【7.11】《学会提问-8章-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本章主要从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三方面介绍其可信度;①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但其也极有可能存在片面性,多人的统一观察的结论一定程度上比个人的可行度略高;②研究报告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可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质量有高有低;2)研究成果常常会相互矛盾;3)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4)研究人员个人的期望值、态度、价值观和需求,是否会给结果烙上偏见的印记;6)作者或演讲者常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果;7)研究的人为因素导致结果的变化;8)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会影响结果,研究人员也是人,想要百分之百客观是及其困难的;关于调研的样本注意:抽样的人群或事件有多少,样本的覆盖有多,随机性如何;调查和问卷的回答有可能不真实:回答时的环境因素,问卷的措辞、长度都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类比: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未知特征的结论,叫类比论证;过度情绪化的类比会遮蔽论证中的真正的论题,尽量识别包含了重要的情感内涵意义的那些比较,避免受这样类比的欺骗;如何找到自己的类比:1)识别你正在研究的情况的主要特征;2)尽量找出与上述特征有相同特征的其他你所熟悉的情况,开动脑筋,尽量想象出多种不同情况;3)判断熟悉的情况是否能为你提供关于不熟悉情况的一些洞见

【7.13】《学会提问-9章-有没有替代原因》本章主要讲解,我们在看到一些因果关系的推论/结论时,思考其是否有替代原因,想出替代原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比如:男友24小时没有回复短信,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忘记手机放哪里了 ;①找到更多替代原因;②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避免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③组件差异的替代原因,多用于对比输出研究成果,需要思考多组见是否还有其他差异;④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比如某研究证明吸烟可以抵抗流感,原因是525烟民中67%过去三年未得过流感,但其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或许1)A是B的起因;2)B是A的起因;3)AB有关系是因为C 4)AB相互影响;⑤“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一件事紧接着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个巧合。⑥很多时间并非只有一种解释:不要贸然接受遇事的第一结束,找一下替代原因,努力比较其可信度;⑦那个原因更合理:1)逻辑合理;2)与我们所学其他知识的一致性 3)以前解释或预测事件的成功率

 【7.19】《学会提问-10章-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本章主要讲解数据层面有误导性的陷阱。①谨防来历不明和带有偏见的数据;②说到平均值时,考虑一下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不同场景会因计算方式不同造成较大的误差,比如平均工资,会被极端数据拉高或降低;③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的包装成另一个结论,比如某减肥药研究94%的人使用后无副作用,所以减肥效果较好;④省略数据也是欺骗:只给百分比,不给绝对值,或反之;⑤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不一样,主要看倾听者最关注哪些点;⑥评估数据的线索:1)尽量找出如何获取数据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好;2)对描述的平均值类型保持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数值分布是不是会对数据多一个有用的视角;3)数据使用者用一件事来证明另一件事的时候要当心;4)先不去看作者或演说者使用的数据,把所需的数据证据和实际提供的数据作比较;5)从数据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看与作者的结论是否一致;6)判断有什么信息缺失了,对于误导性的数字和百分比的缺失比较,要特别当心;

【7.20】《学会提问-11章-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本章主要讲解如何寻找被忽略的信息,以及在有些信息被忽略表达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看待结论。接受说服之前,我们要先打个问号,在日常论证中不完整的论证是在所难免的,比如:人的注意力优先,论证内容较多,作者的论证必须切中肯綮(qing);人的知识不完全;作者就是想欺骗你;等等多方面的原因。识别省略信息的提示:①常见的反驳论证-有没有权威人士的例子被省略掉,反对者会有什么样的理由;②遗漏定义;③遗漏价值观偏向和视角;④论证中“事实”的来源;⑤不完整的数据、图表、表格;考虑一下该结论是否有负面影响;我们也要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在不完整的信息中找到最完整的结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tter/p/1317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