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项目主导型的IT业的人员需求变化及其应对办法

                                                                         朱金灿
 
 前言:在项目主导的中国IT业,如何动态应对人员需求变化呢?我在这篇文章里谈谈我的看法。
 
最近的一次公司会议上,一个项目经理抱怨:以前他习惯使用Delphi、C#等语言,主要做一些B/S系统,现在叫他学习C++,真是有点难为他了。为此他建议公司合理分配人员,让一个项目里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说实话我觉得这种想法过于理想主义。我注意到,这位项目经理是从一个科研单位(研究所)里出来的(这里并非讽刺他,只是就事此事,其实此人技术能力挺强的),明显带着一种单位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的科研单位有着挺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人员流动很少,每个人有自己专职一块,比如网络的搞网络,图像处理的搞图像处理,这样做好处当然有,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如果合理整合,这样协作也可以搞出好产品来。但是这样造就的人才往往很难抵挡市场经济的冲击。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对产品的需求是变化的,对产品需求的变化转移到对技术要求的变化,对技术要求的变化转移到对人员能力需求的变化。一个在单位搞了几十年专门研究的专家,出了单位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干不了,很可能或者是他研究的技术或者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或者是市场对他这种人才需求太少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市场并不排斥知识或者技术,市场只是排斥不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术。这话扯得有点远了。
 
IT业是一个技术革新最为剧烈的行业,每天发生革命显然是夸张,每天发生令人深刻的变化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写照。另外中国的IT业也有其独特的国情。以前有一种说法是:外国程序员普遍比中国程序员专。其实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国情决定的。外国IT业的现状我不了解,但中国是项目主导型的居多(占多少比例我没去研究)。项目主导型的IT业的需求变化更是多端的。可能你做这个系统采用的是C/S模式,但是到下一个项目采用就必须是B/S模式。还有项目的多少是缺乏规律的。可能是这个季度项目多些,每个人都在忙,下一个季度项目少些,大多数人都清闲。而且中国相对浮躁的环境,大多数人都抱着在一家公司干几年的心思。一旦有人离职,公司就必须立即找人顶替他原来的工作。
 
如何应对这种人员需求变化呢?我暂时想到的是下面几种应对方法:
一是合理分配。实际上就是前面的我提到的那个项目经理说的。CTO掌握公司的人力资源地图,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在一个项目中合理分配人员。还有就是在启动项目之前预料项目将要用到的技术,然后在人员招聘中有所准备。实际上这种做法效果有限。首先项目是动态的,其次你也很难让手头有工作的员工参与到其它项目去,即使你知道他是这个项目的开发人员的最佳人选。
 
二是同事协作。比如在项目中要求C++,你不懂C++,要学C++,你可以向其它精通C++同事学习。这可以缩短你的学习曲线。当然这对你的学习能力和你同事的热心程度都有要求。
 
三是人员招聘。为什么IT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学习能力?其实这也是企业应对人员需求的必由之路。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员工毫无疑问更能适应技术的变化。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nzhi/p/647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