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_LR11_性能分析总结

Q:为什么要做性能测试

1、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数,2、带宽是否够用,3、CPU够不够用,内存够不够用,4、硬盘速度是否跟得上,5、响应时间快不快,6、系统是否稳定。 

Q:性能测试怎么做

1、负载测试:用户数量,关注点是性能指标。

2、压力测试:高压力,关注点是系统的临界点,系统是怎么崩溃的。

3、容量测试:最大支撑的数量,数量可以包括用户数和数据量。

Q:性能指标

1、响应时间,一般遵循(2,5,10)秒标准。用户的带宽也会影响响应时间。

2、吞吐量(I/O):硬盘IO每秒读取数据,网络IO上行,下行,CPU/内存处理请求能力,打开页面数量。

3、事务处理能力:每秒或每分钟的处理能力。打开页面,实现登录,发帖,网购,支付,聊天等等都可以理解为事务。

4、其它:服务器处理速度资源使用情况,数据库端的资源使用情况,最大用户访问量,最大业务处理数量,7*24小时运行,内存资源,线程资源能否正常回收。

Q:性能测试的核心原理

1、基于协议(网络协议)2、多线程(模拟用户负载量)3、模拟真实场景。

一、前端性能指标:

1.响应时间。

2.响应的吞吐率(每秒钟服务器的响应大小)。

影响点:

服务器带宽(带宽100M,每秒传输的速率是12.5M。100M / 8 =12.5M。吞吐率大小是以字节为单位,1字节=8bit,所以要除以8)。当每秒吞吐率低于当前服务器带宽,那么服务器带宽没问题(例:当前带宽12.5M,1000个用户访问吞吐率是10M,那就快到瓶颈了,如果访问是5M,那很安全)。

客户端带宽,1000个用户每秒响应的大小是10M,就可以得出每个用户所需要的响应大小,就可以评估出客户端所需要的带宽是多少。

真实的要获取服务器带宽,要去监控服务器端的硬件指标,服务器的网卡

3.TPS每秒事务数。根据TPS设计性能需求,处理事务的能力。

4.HPS每秒点击数。取决于用户数量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二、后端性能指标:

1.CPU:cpu使用率%(Processor Time);处理器队列长度(Processor Queue Length )正常保持在 2*内核数

2.带宽:每秒接收的数据量,低于下行带宽/8(Bytes Received/sec);每秒发送的数据量,低于上行带宽/8(Bytes sent/sec)。

3.内存:内存使用率%;内存的页交换频率(page/sec),内存和硬盘之间的数据交换,越低越好。

PS:1.处理速度 网络 < 硬盘 < 内存。2.虚拟内存:利用一块硬盘区域模拟内存操作,虚拟内存指的就是硬盘。3.缓存配置。

4.磁盘I/O:硬盘使用率%(Disk Time);硬盘队列长度(Disk Queue Length)。

5.线程/线程池:线程池用于管理多线程的一种机制。线程主要消耗的是CPU的资源。

 

三、性能测试方案:

1.测试目标,2.测试过程:用于制定测试策略,3.测试对象(被测模块、功能范围),4.测试平台(软硬件环境),5.脚本开发,6.场景设计,7.监控指标,8.业务模型建立。

四、性能测试报告:

1.总体结论概述,2.数据统计分析,3各指标分析结果,4.测试脚本,5.改善建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swx/p/992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