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编程基础——网络基础

java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基础

1、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网络、总线网络、环线网络、树形网络、星型环线网络

2、通信协议的组成

通信协议通常由3部分组成:

语义部分:用于决定通信双方对话类型

语法部分:用于决定通信双方对话格式

变换规则:用于决定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

3、O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TCP/IP:传输控制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物理数据链路层

4、IP地址和端口号

   IP地址用于唯一的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这个通信实体即可以是一台主机,也可以是一台打印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个端口。

  (IPv4)逻辑地址的定义:

 一共有32位二进制,分成4部分,每部分8位。

 0000 0000 - 1111 1111 <->  0 - 255 所以ip地址会写成例如:10.20.158.75这种形式

 逻辑地址具有层次结构,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为了标识不同规模的网络,将IPV4逻辑地址进行了分类:

A类:只有第一段表示网络地址,后面都表示主机地址

8位网络地址,24位主机地址,可以容纳2^24-2台主机(主机位全0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255.0.0.0

0 000 0001 - 0 111 1111 <-> 1 - 127

一共有127个A类地址,但127用于回环。所以有效的A类地址:1-126

B类:前两段表示网络地址,后两段表示主机地址

16位网络地址,16位主机地址,可以容纳2^16-2台主机(主机位全0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255.255.0.0

10 00 0001 - 10 11 1111 <-> 128 - 191

一共有64个B类地址(这只是从第一段来分类),真正B类地址有2^14个

C类:前三段表示网络地址,后一段表示主机地址

24位网络地址,8位主机地址,可以容纳2^8-2台主机(主机位全0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255.255.255.0

110 0 0001 - 110 1 1111 <->192 - 223

一共有32个C类地址(这只是从第一段来分类),真正的C类地址有2^21个

D类:1110 0000 - 1110 1111 <-> 224 - 239

E类:余下的都是E类

ICANN:国际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注册域名和地址分配机构)

ICANN预留出了一部分地址,专门用于本地使用,不能用于连互联网,这类地址称为私有地址

私有地址:(作为原地址可以,目标地址不行,不能在互联网通信)

A类:10.0.0.0/8

B类:172.16.0.0/16 -172.31.0.0/16(16个B类网)

C类:192.168.0.0/24 -192.168.255.0/24(256个C类网)

IP地址用于唯一的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但一个通信实体可以有多个通信程序同时提供网络服务,此时还需要用到端口

端口是一个16位的整数,用于表示数据交给哪个通信程序处理。端口就是应用程序与外界交流的出入口,它是一种抽象的软件接口,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基本输入输出)缓冲区

不同的应用程序处理不同端口上的数据,端口号可以从0到65535。通常分为3类

1)公认端口:0 - 1023 ,他们紧密绑定一些特定的服务

2)注册端口:1024 - 49151 ,他们松散的绑定一些服务,应用程序通常应该使用这个范围内的端口

3)动态和/或私有端口:49152 - 65535 这些端口是应用程序使用的动态端口,应用程序一般不会主动使用这些端口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nba/p/1063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