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入门详解(8)

字段

什么是字段

字段(field)是一种表示与对象或类型/结构体关联的变量

字段是类型的成员,旧称“成员变量”

与对象关联的字段也叫做实例字段

与类型关联的字段称为静态字段,由static修饰

字段的声明

参见C#语言定义文档

尽管字段声明带有分号,但它不是语句

字段的名字一定是名词

字段的初始值

无显示初始化时,字段获得其类型的默认值,所以字段永远都不会未被初始化

实例字段初始化的时机-对象创建时

静态字段初始化的时机-类型被加载的时候

只读字段

实例只读字段

静态只读字段

属性

什么是属性

属性是一种用于访问对象或类型的特征的成员,特征反映了状态

属性是字段的自然拓展

从命名上看,field更偏向于实例对象在内存中的布局,property更偏向于反映现实世界对象的特征

对外:暴露数据,数据可以是存储在字段里的,也可以是动态计算出来的

对内:保护字段不被非法值污染

属性又Get/Set方法对进化而来

又一个语法糖-属性背后的秘密

属性的声明

完整声明-后台成员变量与访问器

简略声明-只有访问器

动态计算值的属性

注意实例属性和静态属性

属性的名字一定是名词

只读属性-只有getter没有setter

尽管语法上正确,几乎没有人使用只写属性,因为属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向外暴露数据而表示对象/类型的代码

属性与字段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它们都用于表示实体的状态

属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字段的包装器

建议:永远使用属性来暴露数据,即字段永远都是private或protected的

字段到属性进化史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int Age;
    }

此时实例化获得对象后,使用Age字段,可以设置任意值,容易被污染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this.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value)
        {
            if (value>=0&&value<=100)
            {
                this.age = value;
            }
            else
            {
                throw new Exception("错误的输入");
            }
        }
    }
}

将字段的访问性设为private(一般会小写开头),然后添加方法来管理获取和设置字段值。

上面的方法过于冗长,而且获取设置要通过方法,没有最开始直接调用字段来的直接。微软创造了属性这个概念,里面有set,get访问器。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Age
        {
            get
            {
                return this.age;
            }
            set
            {
                if (value>=0&&value<=100)
                {
                    this.age = value;
                }
                else
                {
                    throw new Exception("输入错误");
                }
            }
        }
    }

这样一来通过属性来暴露数据,在属性里做对字段的处理逻辑。

索引器

什么是索引器

索引器是这样一种成员:它使对象能够用与数组相同的方式进行索引

索引器的声明

参见C#语言定义文档

注意:没有静态索引器

常量

什么是常量

常量是表示常量值的类成员

常量隶属于类型而不是对象,即没有实例常量

注意区分成员常量与局部常量

常量的声明

各种只读的应用场景

为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常量

为了防止对象的值被改变--只读字段

向外暴露不允许修改的数据--只读属性,功能与常量有一些重叠

当希望成为常量的值类型不能被常量声明接受时--静态只读字段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ngjingweixiao/p/1097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