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入门(六)——函数式编程

更多实例:参考:https://blog.csdn.net/u013398034/article/details/78701714

一、高阶函数

  1.可以通过变量指向函数,达到类似别名的效果:

>>> f = abs
>>> f(-10)
10

  2.函数的参数可以是函数,也就是函数可以作为一个入参

def add(x, y, f):
    return f(x) + f(y)

  以下介绍几个高阶函数

  map、reduce

    这两个函数就不赘述了。和scala的功能类似,不过用法不一样,它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是函数f,第二个是Iterable。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新的Iterator返回,惰性的Iterator通过list便可以计算出结果了:

def f(x):
    return x + 1


r = map(f, [1, 2, 3, 4, 5])
print(list(r))

    reduce入参类似map,但是它的f是接收两个参数,并且需要导包。并将结果作为下一次的输入,表示起来就是:

reduce(f, [x1, x2, x3, x4]) = f(f(f(x1, x2), x3), x4)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def f(x, y):
    return x + y


r = reduce(f, [1, 2, 3, 4, 5])
# 注意这里不需要list包装了,因为返回的不是Iterator
print(r)

    filter

  和scala的filter也是类似了,返回Ture的留下,其它过滤掉。其他的入参和返回值与map相同

def f(x):
    return x % 2 == 0


r = filter(f, [1, 2, 3, 4, 5])
print(list(r))

    sorted

    sorted可以直接对list进行比较

>>> sorted([-1, 3, 2, 6])
[-1, 2, 3, 6]

    也可以传入一个key的函数进行处理:

    key指定的函数将作用于list的每一个元素上,并根据key函数返回的结果进行排序。

sorted([36, 5, -12, 9, -21], key=abs)

    如果是对字符串比较,默认是比较ASCII码,也就是Z<a;要忽略大小写,可以通过传入的key函数对每个元素进行操作:

sorted(['img', 'ang', 'Zbb'], key=str.lower)
['ang', 'img', 'Zbb']

    反向排序,传入reverse参数

sorted(['img', 'ang', 'Zbb'], key=str.lower, reverse=True)
['Zbb', 'img', 'ang']

    一个简单的排序小示例如下:

# -*- coding: utf-8 -*-
L = [('Bob', 75), ('Adam', 92), ('Bart', 66), ('Lisa', 88)]


def by_name(t):
    return t[0].lower()


def by_score(t):
    return t[1]


L2 = sorted(L, key=by_name)
L3 = sorted(L, key=by_score, reverse=True)
print(L2)
print(L3)

二、返回函数

   高阶函数除了可以接受函数作为参数外,还可以把函数作为结果值返回。

  以惰性求和为例,传统的求和是返回结算的结果,而高阶函数可以返回一个计算的函数,当调用这个返回的函数时才真正计算结果:

# -*- coding: utf-8 -*-
def my_sum(*args):
    def sum_in():
        s = 0
        for i in args:
            s += i
        return s

    return sum_in

  直接调用返回计算函数:

f = my_sum(1,2,3,4)
f
<function my_sum.<locals>.sum_in at 0x000002C607E15048>

  f才是真正的计算函数:

f()
10

  // 这里返回的内部函数sum_in引用了外部函数my_sum的参数和局部变量,这也叫Python中的闭包!

三、匿名函数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拉姆达表达式了:lambda。Python中的用法如下:(需要显式使用lambda关键字)

list(map(lambda x:x*x, [1,2,3]))
[1, 4, 9]

  其他的lambda表达式不再赘述,和Java、scala一致

四、装饰器

  之前提到的,可以通过变量给函数起别名:

def fun1():
    print("100分,100分!")
    
f1 = fun1

  真实名字可以通过.__name__得出:

f1.__name__
'fun1'

  装饰器在其他语言中也比较常见了,这里介绍Python的装饰器。它本质上是一个返回函数的高阶函数:

    使用的方式是通过注解形式进行装饰,而装饰者Log这里接收一个函数,并返回一个函数

# -*- coding: utf-8 -*-
def log(fun):
    def wrapper(*args, **kv):
        print("被装饰的函数是:%s" % fun.__name__)
        return fun(*args, **kv)
    return wrapper


@log
def func():
    print("现在是2018-04-24")


func()

  至于装饰者本身需要参数的情况,参考廖老师的博客

五、偏函数

  偏函数有点儿类似原来的默认参数,就是把函数的某些参数给固定住。这样就能快速调用:

    偏函数的功能由functools提供,需要提前导包:

# -*- coding: utf-8 -*-
import functools

int2 = functools.partial(int, base=2)

int2('11001001')

  以上的偏函数就把int函数的base参数给固定住了,这样int2在进行字符串转换时就会默认转换为2进制了,而不用每次都通过int(str, base=2)来指定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angbei/p/892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