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TALK随谈

MACTALK随谈

 前一段在某个书单里偶遇了池建强老师的《mactalk:人生元编程》,作为一个刚刚入坑的新手,在程序员的修行以及mac使用技巧上都有要太多要学习的地方了,拿到此书也是如获至宝。第一次接触到池建强老师是在锤子的相关微博中,那一次看到了老罗请到了池建强老师,然而我并不认识这位牛人那位牛人的,只是在后来渐渐的发现原来这个人就是之前的那个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感觉,可能也是对圈子熟悉的过程吧。

在这本书中程序员的性格一章讲到了一位读者的来信,以及池老师的答复。那位前辈描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是个静下来喜欢反思自己的人。我虽然对自己过去的一年挺自豪的,但我也发现了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发现我的幽默感渐渐消失,而且我很喜欢从 “另一面去看问题”,一开始我觉得这是我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言论左右。但这也给我身边的人带来了困扰。因为当他们说出一些东西的时 候,我首先的反应就是:可能并不是这样,那样也许更好,其实是这样的……等等,而且几乎是反射性的,不假思索就能找到问题的另一面,并且表达出来。然而说 者无意,听者有心。朋友之间,说说笑笑还好,他们最多觉得是我很喜欢抬杠、反驳别人,送我外号“杠王”。但我老婆和我生活在一起,就受不了了,觉得我太自 负,自以为是,愤青……

我自己知道,我不是故意这样的,但这已经成为了下意识的行为。虽然这现象以前就有,但是这一年变化的很明显,明显到我自己都察觉到了。我不想变成一 个让身边人觉得不舒服的人,我也怕以后会发展成“阴谋论”者。我不是不懂得谦逊,只是对自己的观点比较执着,而且想强烈的表达出来,并且希望别人也赞同。 到后来,我自己都分不清楚,我到底是真的发现了这些事物的“猫腻”,还是我为了反驳而反驳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因为我身边的人和我探讨某些问 题的时候,在我这里得到的几乎都是否定的结论。

就我关注的一些技术前辈,包括我同学,也都是这样。我发现我们这些技术同类,好像“戾气”都比较重。而您在我关注的人里,是属于比较温和的,没有那 么张扬,没有显示出“自负”和“自以为是”,我想请教下,您是否遇到我这样的问题?而您又是怎么控制自己的?为了表述清楚,我可能把我的问题夸大了一点 点,但我觉得如果我不改善的话,迟早会变成那样,甚至更坏。”

这位前辈的问题我有时候也会遇到,可能也和之前的学习生活相关吧。。本科的时候曾经在辩论队呆过一段时间,于是就经常不自觉的就会用一些类似的思维方式去想事情。如果把这股劲头放在了学业上可能还好,可能会激发对学习的热情或者更深入的了解。把这种劲头放在了生活中同样能发现很多生活中的矛盾之处。有的是同学朋友说的不严谨之处,可能是无心之处也可能是自己所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就想去搞清楚究竟是哪种情况或者事情的起因是哪样的。然而事情的演变并不总像当初所想的那样,很容易就从讨论走到了争论。

其实我和那位前辈发现这种现象的方式差不多,因为有时候那个自己去交谈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女友,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误会和隔阂并不是我们进行这种思考的最初目的,却产生了与之相悖的结果。但怎么能消除这种事情呢?

如池老师所描述身边的一位有深度的人,自然能做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淡看云卷云舒。这份淡泊也是我所期待自己能达到的,可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不经历这种看似为了“争执”的讨论,如何能快速的进入那位高人的境界?

看书能让我们快速的进步,更快的接触自己陌生或者不是特别熟悉的领域、学的时候思考可以避免知识浮于表面、做中学能让我们去实践书中的真理与谬误,唯独这“践行书中所学、自己所想”这件事中的学问没什么捷径可言。当然更可能是自己对这个了解的太少了,没法去感受这个捷径。只能先记下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许某天自己顿悟了还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而不至于连最初的问题都已经忘记。

最后留下一个模型,关于一个自己遇到的讨论的时候歪楼的情况:

图中的讨论目标可能是发起这个讨论的人最初所想要讨论的事情,现实基础是被讨论这个东西的事件基础,事件的起因与本质共同促使这个事件或者事物发生或存在。陷入对事件起因与本质的争论可能会导致无法进行关于原本目标的讨论。

举个例子来说(随便举例,不是一个真正的讨论话题,会有不当的成分),

    讨论目标: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难过么?

    现实基础:嫦娥存在且在月亮上

    事件本质:嫦娥根本不存在

在这样的例子中,讨论目标与讨论结果产生的偏差,我们即不能说最后陷入的结果缘于抬杠,也不能说这次交流没有意义,但就是有一点点偏差,可是修正该是怎么样的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halan6/p/508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