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大全》阅读笔记03

第五章:软件构建中的设计
1、软件的首要技术使命就是管理复杂度,以简单性作为努力目标的标记方案对此最有帮助。
2、好的设计是迭代的,你尝试设计的越多,你的最终方案就会约好。
3、隐藏实现、封装变化。

第六章:可以工作的类
1、类的接口应该提供一致的抽象。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违背该原则而引起的。
2、类的接口应该隐藏一些信息,如某个系统接口、某项设计决策、或一些实现细节。
3、包含(组合、聚合)往往比继承更可取,除非是要对一个“is a”的关系建模。
4、限制继承的层次,继承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却会增加复杂度,这有违软件的首要使命-管理负责度。
5、类是管理复杂度的首先工具。要在设计类时给予足够的关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6、尽量减小类和类之间相互合作的范围,让以下几个数字最小:
①所实例化的对象的种类;
②在被实例化对象上直接调用的不同子程序的数量;
③调用的“通过其他对象返回的”对象的子程序的数量;(A通过调用B的返回值C来调用C的方法,)

第七章:高质量的子程序
1、为什么要创建子程序?
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减少以及隔离程序复杂度,提高代码复用率,在代码变更时减少带来的影响(功能变更,变更导致的测试),可移植性,方便后期优化,隐藏复杂逻辑结构等的实现细节......
2、如何设计子程序?
保证子程序功能的内聚性,既一个子程序只完成一个功能。避免其它的内聚性,比如逻辑上的内聚性,顺序上的内聚性等。
3、什么是好的子程序名字?
能够描述子程序所做的事情,使用动宾结构,并且对返回值有所描述,比如checkOrderInfo,使用对仗词(比如get/set,create/destroy),一般命名长度为9~15个,在一个项目里最好给一些通用的操作确立命名规则(比如创建、更新记录时),避免模糊命名(比如detail);
4、子程序可以多长?
考虑事项:子程序的功能的内聚性,嵌套的层次,变量的数量,决策点的数量等;
研究表明应该一般不超过200行,
5、如何使用子程序参数?
按照输入、修改、输出的顺序排列参数;
如果几个程序都用了类似的一些参数,应该让这些参数的排练顺序保持一致;
不要把子程序的输入参数用作工作变量,工作变量最好在子程序中创建,保证参数尽量不被改变;
把子程序的参数个数限制在大约7个以内,且保证每一个参数都被用到;
为子程序传递用以维持其借口抽象的变量或对象,传递给子程序什么类型的参数,应该为对子程序而言,哪种方式对子程序更方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y-s/p/1416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