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还有必要考证、考研吗?

看到身边有朋友晒证书或考上了研究生,还有被培训广告的狂轰滥炸下,你可能会有些焦虑,心想要不要也去考些证或读个研呢?

  • 考证,由两个阶段构成:其一,参加班级学习;其二,参加认证考试。
  • 读研,由系列考证构成。准入,通过学习考取入学资格证;过程,通过多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准出,通过毕业设计获得学位证。

考证或考研,你可以收获什么呢?

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通过考试获得机构对你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认证,也就是第三方的信用背书。

相较于自学,考证或考研给你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取得证书。培训班或学校还会给你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及配套阶段性检测等机制来辅助或约束你的学习。不像自学纯靠内在驱动,自控力不强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在对自控力或内在驱动信心不足的时候,你借助考证或读研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是有意义的。但除辅助学习外,证书本身有没有价值呢?如果存在下列需求,那么证书对你是有意义的:

获取准入资质

某些行业或岗位是有准入门槛的,就像开车上路必须持有驾照。通常,这些行业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设定了从业资格要求,例如:操作思科、甲骨文、微软、华为等厂商的设备必须持有上岗资格证。

许多公司在招聘时对候选人的学校学历做了硬性要求,例如:学校必须在 211 或 985 范围内,学历必须本科或研究生以上等。如果想进入这些企业工作,那你必须拥有符合要求的学历学位,否则拿不到面试机会。

老兵哥曾经服务过的某家公司到外面投标需要资质,就给员工提供报考项目管理专家 PMP 的机会。如果通过考试拿到证书,那公司就会报销你的考证费用。虽然证书对我来说价值不大,但考证让我更懂项目管理了。

获得信用背书

转行或转型,从某个行业岗位转到其他行业岗位,尤其跨度较大时。除了要系统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你还要获得第三方机构的信用背书,否则很难获得客户信任。当年老兵哥为了进入 IT 行业,我就跨专业考了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拓展人脉资源

从个人优秀到团队优秀,从内部优秀到外部优秀,当职业生涯发展到特定阶段,你就需要从内部走向外部,扩大交际范围,拓展人脉资源。像商学院等教育机构就聚焦在这个领域,考证仅仅是提供一个拓展人脉的场景而已。

除了上述场景外,考证或读研主要作用就是学习新知、提升自我,证书仅能证明你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却无法改变太多东西。从企业雇主的角度看,他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也就是帮他赚钱的性价比。尤其在工作多年后,雇主不会太看重你一张证书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

提升自我有很多方式,过了特定的年龄后,再靠外在约束来驱动自己,就已经认怂了。通过证书学历来证明自己,仅适用于职业生涯早期:

  • 如果有明确目标,计划进大厂或从事特定岗位,那你就去考,证书学历是敲门砖。但也不要欺骗自己,即使有证书学历,也不一定能进大厂或上岗。
  • 工作后再考,必须要考个好的,有含金量的,毕竟你是工作以后才考的,应聘时雇主也不会把你当新人看,对你会有更高的要求,人生真的无法重来。
  • 如果觉得工作累没有成就感,怀念校园生活,那其实是逃避现实,掩盖了自控能力差、无法提升自我的本质,即使拿到证书学历,往后也只会越来越难。

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学历证书效用最高,越往后就越拼实战能力。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职业规划,明确个人的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然后激活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将知识、方法论等应用到具体项目实践当中,通过最终产出来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重要的再说一遍:

不管对自己,还是对雇主,最重要的都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赚钱)的能力,这样你才能收获自己的价值,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

否则皆虚妄,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刷刷面试题!

这里将持续分享职业规划、求职应聘、公众演讲和转型升级相关的案例经验,为程序人生赋能。如想收获更多能量,请扫码关注: 『 IT老兵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laobingge/p/1303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