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stat 命令详解

vmstat,是linux中最常见的监控小工具,用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

命令参数: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 ,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命令演示

# vmstat 1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28888748 878196 19337500    0    0     0     2    0    0  1  0 99  0  0
 0  0      0 28889124 878196 19337216    0    0     0     0 3982 4492  0  0 99  0  0
 1  0      0 28888752 878196 19337504    0    0     0     0 4784 5371  1  0 99  0  0
 0  0      0 28889000 878196 19337508    0    0     0   264 8378 10720  2  0 98  0  0
 0  0      0 28886080 878196 19337508    0    0     0     0 4073 4144  1  0 99  0  0

以上表示1s采集一次一共采集5次

结果讲解:

Procs列
r: 等待访问CPU进程数量 也就是运行队列 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
b: 睡眠进程的数量 也就是阻塞队列

Memory列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大小为kb
buff: 存储,目录里面的内容,权限等的缓存
cache: 存储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列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In)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Out)
注意:
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
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列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System列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user time)
注意: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sy: 系统进程执行时间(system time)
注意: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我们应该检查原因,此时可能有很多系统调用,才用strace,pstack可以继续审图查找
id: 空闲时间(包括IO等待时间),中央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以百分比表示。

wa: 等待IO时间

备注:

如果 r经常大于4,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
如果pi,po 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
如果disk 经常不等于0, 且在 b中的队列 大于3, 表示 io性能不好。
如果in较高cs较低,说明cpu一直在请求资源
如果us在80%一上而且cs比较低 说明某个进程一直在占用cpu。
如果cs比in高很多说明上下文切换很多 进一步sy比us高很多 则说明正在运行的程序进行了大量的系统调用

Linux在具有高稳定性、可靠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和扩展性,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硬件环境调整,优化出满足当前应用需要的最佳性能。因此企业在维护Linux系统、进行系统调优时,了解系统性能分析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实例

# vmstat -a -S M 1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inact activ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2  0      0  28203   6585  14015    0    0     0     2    0    0  1  0 99  0  0
 2  0      0  28204   6585  14015    0    0     0     0 4307 8454  1  7 92  0  0
 1  0      0  28205   6585  14015    0    0     0   140 4183 7008  1  6 93  0  0
 0  0      0  28205   6585  14014    0    0     0     0 5138 6358  1  1 98  0  0
 0  0      0  28206   6585  14014    0    0     0     0 3628 4036  0  0 99  0  0

inact
非活跃内存大小,即被标明可回收的内存,区别于free和active
active
活跃的内存大小

查看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

# vmstat -s -S M
        64415 M total memory
        36216 M used memory
        14019 M active memory
         6585 M inactive memory
        28199 M free memory
          857 M buffer memory
        18884 M swap cache
            0 M total swap
            0 M used swap
            0 M free swap
   1074950663 non-nice user cpu ticks
         1045 nice user cpu ticks
    132262434 system cpu ticks
 123096031627 idle cpu ticks
       552530 IO-wait cpu ticks
      5485533 IRQ cpu ticks
    217942757 softirq cpu ticks
            0 stolen cpu ticks
       485882 pages paged in
   2208281520 pages paged out
            0 pages swapped in
            0 pages swapped out
   1549441305 interrupts
   2686571171 CPU context switches
   1413876328 boot time
    166057100 forks

查看磁盘的读/写

disk- ------------reads------------ ------------writes----------- -----IO------
       total merged sectors      ms  total merged sectors      ms    cur    sec
ram0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       0      0       0       0      0      0       0       0      0      0
ram2       0      0       0       0      0      0       0       0      0      0
ram3       0      0       0       0      0      0       0       0      0      0
ram4       0      0       0       0      0      0       0       0      0      0
ram5       0      0       0       0      0      0       0       0      0      0
ram6       0      0       0       0      0      0       0       0      0      0
ram7       0      0       0       0      0      0       0       0      0      0
ram8       0      0       0       0      0      0       0       0      0      0
ram9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0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1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2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3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4      0      0       0       0      0      0       0       0      0      0
ram15      0      0       0       0      0      0       0       0      0      0
cciss/c0d0 75029700 25248844 3689344689 895946717 1797205396 2415179742 3637688208 3439247988      0 2948472
md0        0      0       0       0      0      0       0       0      0      0

查看/dev/sda1磁盘的读/写

#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1            138259604  14257540 116865592  11% /
/dev/sdb1            414794796  26426536 366958036   7% /home
tmpfs                  8293760      5964   8287796   1% /dev/shm
www1.xcar.com.cn:/home/logs/tmplog
                     283257856 181745640  86891464  68% /home/logs/tmplog
storage1.xcar.com.cn:/home/uploadpic
                     283257856  13539244 255097860   6% /home/dz55/bbs/uploadpic
# vmstat -p /dev/sda1            
sda1          reads   read sectors  writes    requested writes
            30227036  570090794  470576503 3738441632

说明:
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proc/diskstats。
read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读的次数。
read sector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读扇区的次数。
write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写的次数。
requested write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写请求次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eemo/p/5580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