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曾忘记初心-我们最终都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几年前朋友圈里一句话:“我们最终都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这是赵薇《致青春》电影里面的一句,让很多人感觉深获我心,成人世界里的无奈和感伤,似乎被一语倾释。

       2011年我回到了原来项目经理的公司,跟多年前只有qq,不曾蒙面的阿珂一起上班了,之前也听同事说起过的他,对代码的质量要求很高,因为本身都是做java的,大家做任何语言开发的,都很喜欢别人把方法封装好,直接自己调用就可以了。能复制的就不多写,有的方法就直接拿过来用了,很少自己封装。


        当时我和小白,阿珂在一个项目组负责一个crm系统,需求是已经定的,按照net的系统做一套java的,当时我负责写人员管理部分,阿珂负责写权限管理,需要调用他的接口,当时人员管理部分和商家管理部分基本的表结构差距不太大,就直接复制了。类名一改就基本完成了。

        他说:“阿明,这块你写的基本跟原来的人员管理一样啊,为啥不做成通用的以后用这也方便的了。”

        我说:“只要怼完就可以了,功能可以跑通就可以了”,有意无意的说了句,当时感觉他管的事情比较多。

        他说:“这样设计不行,如果以后这样写维护起来岂不是需要改2份,这样增加很多你自己的工作量”,坚定的说,意思你必须改

        我说:“那那么多事,就这些都写好了,还有很多模块等我写呢”,心里想麻烦死了。

        他说:“你来,我给你说说”

        于是他就给我讲了很多,代码复用的好处,属于多态的一种,提高工作效率,有新的模块方便调用等等。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能写出来就可以了哪那么多事。后来才知道公司里面很多人写代码都被他说过代码,我就是其中一个,2年的c开发使我有了强烈的思维定式为的,多态根本只是面试的时候知道啥意思,但是在投入的生产中并没有很好应用上这种思维模式。我开始讨厌他,嫌他事情多,不想给他打交道。直到又有个新需求增加新模块,才知道这个好处很多。后想起来他如果不说你其实对他也没有损失,正如你家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很调皮捣蛋,老师老叫请家长,让好好教育。如果老师直接把你孩子啦到最后一排坐放任他不管他,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好吗?在工作中特别是同事愿意给你说意见的一定要有感恩的心,其实别人在帮你成长。


       大家一边要好好学习新的技术,一边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这是不是违背了自己学技术的初心。一边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边是“人终将成为自己讨厌的人”,看似自我背叛的背后,其实是初心未忘。站的角度不同来思考问题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说个很现实的:买房前恨房价涨得快,买房后却希望快点涨,这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内心;不满意安于现状的自己,却又鼓不起勇气突破舒适区,这是大部分人的真实生活。


    作为技术人,我试试吧,结果自己完成了,成长了,别人还在原地踏步,收获只要自己知道。

      我是做后端的,我不会写前端,结果慢慢的前后端通吃。

我是做java的我只想做我的这块垂直java的东西,结果了解了很多数据库东西。

我是做control层的,dao和service跟我没管理,结果渐渐全流程都要自己来开发。

我不想学习其他语言我就想做java,慢慢的其他学了其他语言感觉各有优劣,语言都是想通的,发现在某个领域其他的语言java是比我了的。人也是一种动物,而且是更复杂的动物,如果说你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一定是因为这个模样可以让你更好地适应环境。

年少时不谙世事,觉得任性就是真我,自私就是天真,心直口快就是真诚。可长大了才发现,任性就是任性,自私就是自私,心直口快只是因为情商低。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需要被社会来教化。不考驾驶证就不能在公路上随便开车,接受一些通行的社会规则,不仅可以避免自己被伤害,很多时候还可以保护更多的人。

对于做技术的人很实在的,付出越多收获越多,合理化的建议,往往很适合你成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dig88/p/914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