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技术】渗透测试技术分析_TomCat

【渗透技术】渗透测试技术分析_TomCat

本文转自:i春秋论坛

渗透测试-中间人攻击(原理)说起“中间人攻击”我想大多数对渗透测试又了解的朋友都多少有所了解,因为我们用到的次数真是非常的多。它可以将受害者发往服务器端的流量劫持到攻击者的计算机中,隐私得不到保证。
      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Attack,简称“MITM攻击”)中间人攻击很早就成为了黑客常用的一种古老的攻击手段,并且一直到今天还具有极大的扩展空间。
网络安全方面,MITM攻击的使用是很广泛的,曾经猖獗一时的SMB会话劫持、DNS欺骗等技术都是典型的MITM攻击手段。在黑客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情况下时,MITM攻击成为对网银、网游、网上交易等最有威胁并且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攻击方式。

ARP: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ARP欺骗原理 :

 

上面提到过了ARP缓存表,在每台主机都有一个ARP缓存表,缓存表中记录了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而局域网数据传输依靠的是MAC地址。

假设主机 A 192.168.1.2,  B 192.168.1.3,  C 192.168.1.4; 网关 G 192.168.1.1; 在同一局域网,主机A和B通过网关G相互通信,就好比A和B两个人写信,由邮递员G送信,C永远都不会知道A和B之间说了些什么话。但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安全,在ARP缓存表机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当请求主机收到ARP应答包后,不会去验证自己是否向对方主机发送过ARP请求包,就直接把这个返回包中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进ARP缓存表中,如果原有相同IP对应关系,原有的则会被替换。

这样C就有了偷听A和B的谈话的可能;

C假扮邮递员,首先要告诉A说:“我就是邮递员” (C主机向A发送构造好的返回包,源IP为G 192.168.1.1,源MAC为C自己的MAC地址),愚蠢的A很轻易的相信了,直接把“C是邮递员”这个信息记在了脑子里;

C再假扮A,告诉邮递员:“我就是A” (C向网关G发送构造好的返回包,源IP为A 192.168.1.2,源MAC地址为自己的MAC地址),智商捉急的邮递员想都没想就相信了,以后就把B的来信送给了C,C当然就可以知道A和B之间聊了些什么。

这是原理图

 

比如说被攻击者原本是直接将信息发送给web server的,但攻击者冒充server劫持了被攻击者的数据流量再继续发给server,然后依然把server回复的流量通过自身转发给被击者,而被攻击者依然能正常访问server并不会发现自己的数据流量被劫持了。从上我们不难发现,arp欺骗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是arp攻击的原理。


常用的工具:

SSL strip   +    EtterCap    arpspoof

思路是:毒化arp看表-》数据转向-》抓包-》分析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chunqiu/p/582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