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二叉树(AVL)

性质:它是一棵空树或它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并且左右两个子树都是一棵平衡二叉树。

  定义:平衡二叉树或为空树,或为如下性质的二叉排序树:

    1)左右子树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2)左右子树仍然为平衡二叉树.

       平衡因子BF=左子树深度-右子树深度.

   平衡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只能是10-1。若其绝对值超过1,则该二叉排序树就是不平衡的。

    如图所示为平衡树和非平衡树示意图:

  平衡二叉树算法思想:

     若向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后破坏了平衡二叉树的平衡性。  

    (1LL型平衡旋转法

      由于在A的左孩子B的左子树上插入结点F,使A的平衡因子由1增至2而失去平衡。故需进行一次顺时针旋转操作。 即将A的左孩子B向右上旋转代替A作为根结点,A向右下旋转成为B的右子树的根结点。而原来B的右子树则变成A的左子树。

    (2RR型平衡旋转法

      由于在A的右孩子的右子树上插入结点F,使A的平衡因子由-1减至-2而失去平衡。故需进行一次逆时针旋转操作。即将A的右孩子C向左上旋转代替A作为根结点,A向左下旋转成为C的左子树的根结点。而原来C的左子树则变成A的右子树。

    (3LR型平衡旋转法

      由于在A的左孩子B的右子数上插入结点F,使A的平衡因子由1增至2而失去平衡。故需进行两次旋转操作(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即先将A结点的左孩子B的右子树的根结点D向左上旋转提升到B结点的位置,然后再把该D结点向右上旋转提升到A结点的位置。即先使之成为LL型,再按LL型处理。

       如图中所示,即先将圆圈部分先调整为平衡树,然后将其以根结点接到A的左子树上,此时成为LL型,再按LL型处理成平衡型。

    (4RL型平衡旋转法  

       由于在A的右孩子C的左子树上插入结点F,使A的平衡因子由-1减至-2而失去平衡。故需进行两次旋转操作(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即先将A结点的右孩子C的左子树的根结点D向右上旋转提升到C结点的位置,然后再把该D结点向左上旋转提升到A结点的位置。即先使之成为RR型,再按RR型处理。

       如图中所示,即先将圆圈部分先调整为平衡树,然后将其以根结点接到A的左子树上,此时成为RR型,再按RR型处理成平衡型。

  总结:如果从空树开始建立,并时刻保持平衡,那么不平衡只会发生在插入删除操作上,而不平衡的标志就是出现bf == 2或者 bf == -2的节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m-jh/p/337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