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杂记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

  • 概念:设计数据库时,需要遵循的一些规范。要遵循后边的范式要求,必须先遵循前边的所有范式要求

​ 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 分类:
    1. 第一范式(1NF):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2.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3. 第三范式(3NF):在2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 几个概念:

    1. 函数依赖:A-->B,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确定唯一B属性的值。则称B依赖于A

      ​ 例如:学号-->姓名。 (学号,课程名称) --> 分数

    2. 完全函数依赖:A-->B, 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得确定需要依赖于A属性组中所有的属性值。

      ​ 例如:(学号,课程名称) --> 分数

    3. 部分函数依赖:A-->B, 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得确定只需要依赖于A属性组中某一些值即可。

      ​ 例如:(学号,课程名称) --> 姓名

    4. 传递函数依赖:A-->B, B -- >C . 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确定唯一B属性的值,在通过B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确定唯一C属性的值,则称 C 传递函数依赖于A

      ​ 例如:学号-->系名,系名-->系主任

    5. 如果在一张表中,一个属性或属性组,被其他所有属性所完全依赖,则称这个属性(属性组)为该表的码

      ​ 例如:该表中码为:(学号,课程名称)

​ * 主属性:码属性组中的所有属性

​ * 非主属性:除过码属性组的属性

事务隔离级别

  • 概念:多个事务之间隔离的,相互独立的。但是如果多个事务操作同一批数据,则会引发一些问题,设置不同的隔离级别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 存在问题:

    1. 丢失数据修改: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进行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T2覆盖掉了。
    2.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个事务中没有提交的数据。
    3. 不可重复读(虚读):在同一个事务中,两次读取到的数据不一样。
    4. 幻读:一个事务操作(DML)数据表中所有记录,另一个事务添加了一条数据,则第一个事务第二次读取到的数据总数和第一次不一致(就像幻觉一样)。
  • 隔离级别:

    1. 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 产生的问题: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2. read committed:读已提交 (Oracle)

      * 产生的问题:不可重复读、幻读

    3.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MySQL默认)

      * 产生的问题:幻读

    4. serializable:串行化

      * 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 * 注意:隔离级别从小到大安全性越来越高,但是效率越来越低

​ * 数据库查询隔离级别:select @@tx_isolation;

​ * 数据库设置隔离级别: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级别字符串;

​ * 演示:

​ 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 start transaction;

​ -- 转账操作

​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0 where id = 1;

​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0 where id = 2;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chase/p/1414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