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下岗多次创业,他终于在餐饮行业苦尽甘来

1994年,20岁的魏建军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太康路香酥食品厂做采购,1998年开始,从采购转成销售,魏建军第一次踏出郑州,开始在全国各地市走动。彼时,外面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人们不再坚信主义,而是疯狂地追逐金钱,大批下海经商的人已经赚得钵满盆满,这让魏建军大开眼界,处处留心的他也是在这时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生意经。

被迫下岗多次创业,他终于在餐饮行业苦尽甘来

1999年,已经做到车间管理的魏建军被迫下岗。“这谁能想的到呢?好端端的工作说没就没了,一刀切,没人管。”魏建军的话里透着些无奈。而生活总要继续,和其他人一样,他开始自谋生路,通过以前的关系,在家附近搞起了冷饮批发,辐射周围几个农村。夏季卖冷饮,冬季卖小食品,虽然挣不来大钱,日常生活却也顾得住,但已在外面见过世面的魏建军不会就此满足,他发现这门生意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客源和消费能力都几近饱和。

之后多方打听后倒卖二手车,便放下生意直奔当时的陈寨二手车交易市场而去。魏建军花一万六买入一辆五菱面包车当起了倒爷。以为很快就能出手的他在车上坐了三星期,人来问价,一听价格扭头就走,魏建军知道自己买贵了,这第一笔要交学费,整过了三个月才出手,价格是一万三。

“关键还是经验,得多看多听多学习。”卖冷饮一年才挣不到两万,上来就赔了三千,我以为他会打退堂鼓,但不想他接着说道,“随后的半年我就挣了七万...”发财后的魏建军把冷饮批发转让出去,迅速投入到倒车的大潮。

被迫下岗多次创业,他终于在餐饮行业苦尽甘来

2008年,倒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魏建军要经常带人出去吃饭,商业直觉敏锐的他开始注意餐饮市场。“有次伙计带我去吃茄汁面,店里人山人海,我还想茄子做的面能有啥好吃的,谁知端上来一看,‘红丢丢’的一碗,原来‘茄’说的是番茄,挺别致的。”面进了魏建军的胃,却在心里生了根,之后他多次考察,与店长交流,想着也加盟这么一家店。

当时市内已无法加盟,魏建军就把店开到了荥阳上街。第一次开店,38万投入,开业当天卖6000多,三年后转让时,每天卖2000多。“还是没经验,看着人老多,但基本都是周围住户。快餐需要的是流动人口,不能是在家吃完饭出来遛弯的人口。”

第一次进军餐饮业,让魏建军体会到了餐饮人的快乐。既有挣钱的成就感,又有把人服务好得到的认同感。随后的几年里,他陆续加盟了多家餐饮店,杨记拉面、农夫大盘鸡、柔时的小板凳吧式火锅。

2011年自创“理想茄汁面”,2014年成立餐饮管理公司,2015年推出“老魏道米线”,服务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认识,北大学城的一条街道上,连着几家都是他的店,“不知道叫啥,但这光头就是老板。”“光头”就这样被大家叫开来。

被迫下岗多次创业,他终于在餐饮行业苦尽甘来

经过多年摸索,魏建军有一套自己的商业规则,自己起名“442模式”,“这模式放很多行业都实用,特别适合刚入行的时候用。”顾名思义,“442模式”就是把股份分为40%、40%、20%三份。第一个40%的股东只投资,不管理,不负责技术;第二个40%的只管理,不负责技术;第三个20%的只负责技术,不管理。结果就是,一个管理,一个技术,一个只投钱。既缓解了投资人的投资压力,又规避了一些因为“不懂行乱指挥”和“众人指挥心不齐”所造成的风险。

魏建军年过四十,人都说四十不惑,我现在真不惑了。生意做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好,开心快乐最重要。”生意仍旧做着,但他的精力已有所转移。如今,生活富足的他不再一味地追求物质,跑剧组、开直播,用他的话说,四十不惑,开心快乐最重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zcya1995/p/1331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