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030132/201571030333《小学四则运算练习软件需求说明》结对项目报告

任务1:

  任务一的博文地址为: http://www.cnblogs.com/hxyao/p/8889093.html

任务2:采用适当的建模方法描述任务1所获取的需求,请调研用户复查。

  通过任务一——需求分析,将得到的用户需求进行整理后,利用墨刀制作的《小学生四则运算测试软件》

       原型:https://modao.cc/app/FDpjSDJazJjKUjCULG94p7p48w8zU8U

  E-R图

 状态转换图

 

类图:

 

任务3:完成《小学生四则运算练习软件需求说明》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详细地介绍小学生四则运算软件所包含的需求,以便小学生用户能够确认产品的确切需求以及开发人员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编码,以下叙述将结合文字 描述,界面原型,ER图以及类

图等来描述四则运算软件的功能,用户界面,以及针对用户操作给出的各种响应。

1.2 背景

  本文档介绍的产品是小学生四则运算软件,该软件面向所有参与测试的学生以及需要该软件的小学教师。并能为老师提供学生成绩汇总,分析工作。 该软件主要是为了帮助小学生熟悉四则运算而开发,

通过自动生成有关的题目,由软件自动评分汇总分析成绩,来提高训练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也为老师和家长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1.3 定义

1) 问卷调查:通过网页问卷的形式从小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角度了解该软件的基本需求。

2) 用户访谈:通过与老师见面沟通,进一步分析产品需求的过程。

3) 市场调研: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的调研确定该产品的定位,以及优缺点,并理性的比较产品之间的差异,及时的进行查缺补漏。

4) 查阅文献:通过查阅文献进一步弥补软件需求的不足。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小学生四则运算软件是一款能够为学生、老师、家长提高效率的软件,它取代了传统的习题册,并增加了很多习题册完全实现不了的功能。主要适用于刚接触到四则运算的小学生,以及家长和老师。

2.2 用户特点

       通过该次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功能分析图

2.3 假定和约束

假设:学生用户均能使用电脑进行答题训练。  老师和家长均能使用电脑或手机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

约束:

约束

描述

高级语言

Java、PHP、Mysql

可靠性需求

本软件主要是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故需要长期维护,同时软件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障。

并行操作

能够支持1000多个学生同时在线测验

3.需求规定

3.1 对功能的规定

3.1.1主要功能

功能

概述

用户

选择题目类型

 选择题目类型后随机生成题目进入测试界面

学生

测试

 学生填入答案

学生

查看成绩

提交成绩后计算总分并显示成绩 

学生、老师、家长

查看成绩柱状图

查看近十轮成绩的柱状图 

学生、老师、家长

练习错题

将错题进行收集反馈给学生,学生练习错题进行提高

学生

查看错题

 错题进行收集反馈给学生

学生、老师

查看学生登录系统时长

 自学生登录系统开始计时并反馈给家长

家长

强制学生退出系统

 若学生在线时间较长则强制学生退出系统

家长

3.1.2 功能描述概要)

3.1.2.1 学生

  • 选择题目类型
  • 测试
  • 查看得分
  • 计时
  • 查看柱状图
  • 练习错题
  • 查看错题

3.1.2.2 老师

  • 查看得分
  • 查看柱状图

3.1.2.3 家长

  • 查看孩子成绩
  • 查看孩子登录系统时间
  • 强制孩子下机

3.1.3 功能描述(详细

3.1.3.1 学生

  通过打开软件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就可以进行测试,当开始测试时通过点击计时按钮来计时,当答题完毕后点击结束答题按钮来结束答题并结束计时。此时可以查看错误的题目以及对应的正确答案也可以点击开始下一轮测试按钮来进行下一轮的测试。

3.1.3.2 老师

  通过打开软件可以查看学生答题的情况,可以通过柱状图来判断学生对于那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有哪些同学学的不如人意,通过相应的数据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学生做一个正确的指导。

3.1.3.3 家长

  通过该软件家长可以看到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通过合理的方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且,在孩子上网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让孩子强制退出系统。

3.1.4 用户界面

3.1.4.1新用户注册界面:

 

登录界面:

 

3.1.4.2学生登录后的界面:

3.1.4.3老师登录后的界面:

3.1.4.4家长登录后的界面:

3.1.5 用户场景

3.1.5.1 典型用户

  学生用户:

姓名

王二小

性别、年龄

学生、七岁

职业

学生

知识层次与能力

一年级、刚从幼儿园升级

动机、目的、困难

想要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注意力不集中

用户偏好

喜欢玩游戏

典型场景

放学回家想玩游戏,但是有老师布置的枯燥的作业

典型描述

需要家长监督才能学习,自主意识不强

   老师用户:

姓名

绽放

性别、年龄

男、25

职业

二年级老师

知识层次与能力

硕士、能够熟练的运用电脑进行教学

动机、目的、困难

教学生100以内的乘除法、提高计算能力、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用户偏好

批改学生的作业、有针对性的教学

典型场景

好不容易下课可以休息,看到一堆还没有批改的作业,重新拿起笔开始批改

典型描述

每次进行随堂检验时需要随机出题,还要亲自批改

    家长用户:

姓名

姚启轩

性别、年龄

男、40

职业

医生

知识层次与能力

硕士、能够熟练的运用电脑

目的、困难

想要提高孩子的提高计算能力、没有时间辅导和督促孩子做作业

用户偏好

了解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

典型场景

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孩子做作业

典型描述

一个电话打来又要去忙了,孩子的作业又不能辅导了

3.2 对性能的规定

3.2.1 精度

  本软件涉及到需要手工输入的数据如下:

字段

精度

备注

帐号

15个以内整型数字

帐号即为学生学号

密码

5~20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

姓名

2~10个字符

答案

2~10个字符

 

3.2.2 时间特性要求

  对于用户的各种操作及时响应即可

4.运行环境规定

4.1 设备

  装有Windows系统的64位Pc机一台

  装有Android6.0及以上版本的移动端

4.2 开发环境

  Windows10 操作系统

  android studio 2.0

  java jdk

  apache

  mysql

4.3 接口

  数据通信协议:TCP/IP 协议 调用报课系统的接口

4.4 控制

  待定

5.验收标准

  5.1登录界面

  当接收到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时跳转至主页

  5.2答题模块

  进入相应难度的模式时随机生成四则运算题

  5.3成绩分析模块

  答题结束之后进行得分统计并用柱状图表示

  5.4计时模块

  从开始答题开始计时直至答题结束

  5.5答案解析模块

  当答题结束之后将对应的错题的答案通过查看答案按钮输出至屏幕上

 

三、NABCD 模型分析

1. N(Need,需求)你的创意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

  解决了学生用户没人监督的难题,激发了学生用户的学习兴趣。

  解决了老师用户的工作量问题,能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解决了家长用户的管理问题,使家长能够通过设置时长,儿童模式等方式使得孩子更高效的学习

2. A(Approach,做法)你得到了需求,下一步怎么办?

  对得到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软件的实用性更强。

3. B(Benefit,好处)你的产品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可以让学生更加安全的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极大的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4. C(Competitors,竞争)对于竞争者和其他方式,你的优势?

  功能丰富,界面生动有趣,段位模式的训练能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兴趣。

5. D(Delivery,推广)怎样把我们的产品交到用户手中?

  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免安装使用,也可以在应用商店里进行免费下载。

 四、感想

  通过撰写此次需求分析说明,我发现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够扎实,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文字撰写能力。有时心中能想到的东西,不能很快的转换成书面语言,有口难言。而且在完善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不断的会有新的需求产生,总觉得自己的软件不完美,有缺陷,到底怎么样才能达到最大的理想化。而且,我们发现利用作图软件将得到的功能转换为图的方式,能够让人思路清晰,使看得人明白,一目了然。我们利用墨刀工具根据得到的需求做出了软件的原型,做到了有计划地开发软件,大大的减少了下一阶段开发软件的工作。让用户能很快的对软件的界面以及功能进行反馈,便于之后开发阶段的改进。

       再者就是通过此次的需求分析,我们小组发现一个软件的实用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界面的简洁生动对用户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操作的简便对于小学生学习效率来说有极大的提高,

所以一个合格的软件必备的要素有:

①功能丰富

②界面友好

③对于不同的用户都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④易于维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遵循开发原则是利大于弊的,希望在以后的开发中继续努力!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xyao/p/887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