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22黄亚奇《Java程序设计》第5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Java中所有错误都会被打包为对象,运用try、catch,可以在错误发生时显示友好的错误信息。
  • 运用try、catch,还可以在捕捉处理错误之后,尝试恢复程序正常执行流程。如: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verage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um = 0;
        int count = 0;
        while (true)
        {
            try
            {
                int number = console.nextInt();
                if (number == 0)
                {
                    break;
                }
                sum += number;
                count++;
            }
            catch (InputMismatch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f("略过非整数输入:%s%n", console.next());
            }
        }
        System.out.printf("平均 %.2f%n", sum / count);
    }
}
  • 如果父类异常对象在子类异常前被捕捉,则catch子类异常对象的区块将永远不会被执行。
  • catch括号中列出的异常不得有继承关系,否则会发生编译错误。
  • 在catch区块进行完部分错误处理之后,可以使用throw(注意不是throws)将异常再抛出。如: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ileUtil
{
    public static String readFile(String name)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
        StringBuilder text = new StringBuilder();
        try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new FileInputStream(name));
            while (console.hasNext())
            {
                text.append(console.nextLine())
                .append('
');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throw ex;
        }
        return text.toString();
    }
}
  • 如果抛出的是受检异常,表示你认为客户端有能力且应该处理异常,此时必须在方法上使用throws声明;如果抛出的异常是非受检异常,表示你认为客户端调用方法的时机错了,抛出异常是要求客户端修正这个漏洞再来调用方法,此时也就不用throws声明。
  • 在多重方法调用下,异常发生点可能是在某个方法之中,若想得知异常发生的根源,以及多重方法调用下的堆栈传播,可以利用异常对象自动收集的堆栈追踪来取得相关信息,例如调用异常对象的printStackTrace()。
  • 如果程序撰写的流程中先return了,而且也有finally区块,那finally区块会先执行完后,再讲将值返回。如:
public class Finall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true));
    }

    static int test(boolean flag)
    {
        try
        {
            if(flag)
            {
                return 1;
            }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finally...");
        }
        return 0;
    }
}
  • 收集对象的行为,像是新增对象的add()方法、移除对象的remove()方法等,都是定义在java.util.Collection中。既然可以收集对象,也要能逐一取得对象,这就是java.lang.Iterable定义的行为,它定义了iterator()方法返回java.lang.Iterable操作对象,可以让你逐一取得收集的对象。
  • 收集对象的共同行为定义在Collection中,然而收集对象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希望收集时记录每个对象的索引顺序,并可依索引取回对象,这样的行为定义在java.util.List接口中。如果希望收集的对象不重复,具有集合的行为,则由java.util.Set定义。如果希望收集对象时以队列方式,收集的对象加入至尾端,取得对象时从前端,则可以使用java.util.Queue。如果希望Queue的两端进行加入、移除等操作,则可以使用java.util.Deque。
  • 数组在内存中会是连续的线性空间,根据索引随机存取时速度快,如果操作上有这类需求时,像是排序,就可使用ArrayList,可得到较好的速度表现。
  • 若收集的对象经常会有变动索引的情况,也许考虑链接方式操作的List会比较好,像是随时会有客户端登录或注销的客户端List,使用LinkedList会有比较好的效率。
  • 在收集过程中若有相同对象,则不再重复收集,如果有这类需求,可以使用Set接口的操作对象。如: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Word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請輸入英文:");
        Set words = tokenSet(console.nextLine());
        System.out.printf("不重複單字有 %d 個:%s%n", words.size(), words);
    }

    static Set tokenSet(String line)
    {
        String[] tokens = line.split(" ");
        return new HashSet(Arrays.asList(tokens));
    }
}
  • Queue继承自Collection,所以也具有Collection的add()、remove()、element()等方法,然而Queue定义了自己的offer()、poll()与peek()等方法,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在于:add()、remove()、element()等方法操作失败时会抛出异常,而offer()、poll()与peek()等方法操作失败时会返回特定值。
  • 如果对象有操作Queue,并打算以队列方式使用,且队列长度受限,通常建议使用offer()、poll()与peek()等方法。
  • java.util.ArrayDeque操作了Deque接口,可以使用ArrayDeque来操作容量有限的堆栈。
  • 相对于匿名类语法来说,Lambda表达式的语法省略了接口类型与方法名称,->左边是参数列,而右边是方法本体。
  • Collections的sort()方法要求被排序的对象必须操作java.lang.Comparable接口,这个接口有个compareTo()方法必须返回大于0、等于0或小于0的数。
  • 若要根据某个键来取得对应的值,可以事先利用java.util.Map接口的操作对象来建立键值对应数据,之后若要取得值,只要用对应的键就可以迅速取得。常用的Map操作类为java.util.HashMap与java.util.TreeMap,其继承自抽象类java.util.AbstractMap。
  • 如果想同时取得Map的键与值,可以使用entrySet()方法,这会返回一个Set对象,每个元素都是Map.Entry实例。可以调用getKey()取得键,调用getValue()取得值。如: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pKeyValu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map.put("one", "一");
        map.put("two", "二");
        map.put("three", "三");
        foreach(map.entrySet());
    }

    static void foreach(Iterable<Map.Entry<String, String>> iterable)
    {
        for(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iterable)
        {
            System.out.printf("(鍵 %s, 值 %s)%n", 
                    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
        }
    }
}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书上p233页的代码范例中的“!input.matches("d*")”是什么意思?
  • 解决过程:通过看书上对代码的解析,得到如下解释:String 的 matches() 方法中设定了"d*",这是规则表示式,表示检查字符串中的字符是不是数字,若是则 matches() 会返回true。

代管托管截图: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当看书看到一处不懂时接着往后看,发现知识联系的很紧密,所以当遇到一处让自己很难懂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放往后看,说不定答案就在那等着你。这两章都是陌生的东西,要想弄懂各种具体事例,前几章的基础很重要。自己前面的内容也有一些没有弄懂的地方,由于这周事情比较多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弄懂之前的疑问和难处,接下来得用时间来弥补学习的空白之处了。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 博客量 学习时间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80 1 15 懂得了Java与C语言的区别,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Java
第二周 120 1 15 学会了使用IDE并成功运行代码,也发现了Java语法与C语言的相似。
第三周 200 1 16 有了敲代码同时注释的意识并且运用了少许
第四周 300 1 16 渐渐的了解了模块代码的结合操作
第五周 500 1 15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做好每一件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angyaqi/p/5350870.html